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醫院自製護膚品和美容項目為何受熱捧?

發布時間:2024-03-04 10:14:00來源: 工人日報

  由於(yu) 成分簡單幹淨、用起來放心,一些醫院自製的護膚產(chan) 品受到熱捧,但因此也催生了代購、仿製等多條“產(chan) 業(ye) 鏈”。由於(yu) 安全可靠、不用擔心跑路,一些愛美人士還會(hui) 選擇到公立醫院做皮秒、刷酸等美容護膚項目。

  “不是貴婦霜買(mai) 不起,而是醫院護膚品更有性價(jia) 比。”隨著人們(men) 對皮膚保護日益重視,社交平台上的護膚攻略也日漸增多。記者了解到,一些公立醫院的院內(nei) 自製藥和護膚美容項目,一直以來受到較高關(guan) 注,還有網友特意整理了不同醫院的明星產(chan) 品名單。醫院自製護膚品和美容項目為(wei) 何受熱捧?

  成分簡單幹淨,用起來放心

  今年春節假期,孟賓走親(qin) 訪友時都會(hui) 送兩(liang) 瓶維E乳,這是她春節前專(zhuan) 門到北京醫院開的護膚品。這個(ge) 習(xi) 慣,她已經維持了多年。“19.8元一瓶的價(jia) 格,“便宜大碗”,保濕效果還好,家人們(men) 都把它當作新型北京特產(chan) 。”

  “小時候一到秋冬季節,就會(hui) 跟著家裏人用維E乳。”潘琪說,後來她一度熱衷各種國際大牌護膚品,直到近兩(liang) 年,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越來越多的同齡人推薦維E乳等醫院自製護膚品,潘琪又跟風到醫院開了幾瓶回來使用,“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

  和孟賓、潘琪一樣,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去醫院購買(mai) 自製護膚品,甚至在網站寫(xie) 起了購買(mai) 攻略。在某社交平台搜索“維E乳”,分享使用心得的帖子達上萬(wan) 條。還有網友手把手“指路”,教大家如何購買(mai) ,比如去醫院掛什麽(me) 科,去幾樓看診再去哪裏取藥。

  在網絡上,受歡迎的不僅(jin) 有北京醫院的維E乳,協和醫院的矽E乳、空軍(jun) 總醫院的祛斑霜和首都兒(er) 研所的膚樂(le) 霜、矽霜一號、雙黃祛濕洗劑等產(chan) 品,都在網友的“種草”名單裏。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醫師徐築秋告訴記者,醫院自製護膚品不是說功效就多神奇,主要是一些基礎的清潔、補水、舒緩效果,勝在成分安全可靠,性價(jia) 比高,沒有品牌溢價(jia) ,功效也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群的護膚需求。

  不僅(jin) 是購買(mai) 護膚品,許多愛美人士還會(hui) 選擇到公立醫院做皮秒、刷酸等美容護膚項目,一些攻略裏不僅(jin) 寫(xie) 明了什麽(me) 醫院幾點放號、如何搶號,甚至還會(hui) 寫(xie) 明不同醫生有什麽(me) 風格,去做護膚前要做足哪些準備。

  今年29歲的蘭(lan) 雲(yun) 青每月都會(hui) 去公立醫院做光子嫩膚,900元一次。“以前看過一些機構做光子嫩膚的推銷,總擔心安全問題,不敢輕易嚐試,選擇大醫院不僅(jin) 技術上讓人安心,也不用擔心他們(men) 會(hui) 像那些機構一樣跑路。”

  催生代購、仿製等多條“產(chan) 業(ye) 鏈”

  每當孟賓在社交平台曬出自己剛剛購買(mai) 的維E乳,就有網友留言詢問“出嗎?”“可以代購嗎?”

  記者了解到這些院內(nei) 試劑大多需要醫生的處方才能在院內(nei) 藥房取藥,部分產(chan) 品也隻能在院內(nei) 指定商店購買(mai) 。正因為(wei) 購買(mai) 渠道有限,而需求較大,因此催生了明星藥的代購產(chan) 業(ye) 。

  在某網購平台,記者以“維E乳”為(wei) 關(guan) 鍵詞搜索,能看到“醫院正品,北京直發”等廣告字樣。隨機點擊一家代購店,店內(nei) 產(chan) 品包括北京醫院另一款明星自製藥“複方甘油止癢露”等,而19.8元的維E乳在其網店售賣價(jia) 格則為(wei) 33元,購買(mai) 還需要自付運費。

  代購表示,所有的藥品都是自己跑醫院掛號開出的,收費比醫院貴主要貴在跑腿費上。

  “雖然價(jia) 格貴一些,但是我還是需要找代購。”家住石家莊的李塵就經常從(cong) 代購那裏為(wei) 孩子購買(mai) 兒(er) 研所的膚樂(le) 霜。她給記者算了筆賬,如果跑一趟北京,加上掛號、路費等費用,不如找代購劃算。

  除了代購,網絡上更是出現了多款模仿火熱院內(nei) 製劑的產(chan) 品,一時間“李逵”還是“李鬼”讓人分不清。在網絡上,有不同品牌、多種類型的維E乳產(chan) 品,其包裝與(yu) 北京醫院白瓶紅字維E乳包裝非常相似,甚至有的打出廣告“正品維E乳”,不仔細研究,消費者根本難辨真假。甚至還有部分產(chan) 品,打著知名醫院的旗號,實際產(chan) 品與(yu) 醫院毫無關(guan) 係。

  不必盲目追捧院內(nei) 自製護膚品

  在雲(yun) 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金以超看來,醫院自製護膚品的火熱,主要是因為(wei) 價(jia) 格親(qin) 民,“這些產(chan) 品,都是來自以前的固定處方,研發成本較低,也沒有什麽(me) 包裝和宣傳(chuan) 的費用,所以價(jia) 格便宜。”

  “此外,相比市場上的護膚品,醫院自製的這些產(chan) 品,成分簡單,功效也比較明確。正是這些原因,人們(men) 使用後過敏的可能性也比較低。”金以超說,很多院內(nei) 自製的護膚品,原先隻是針對住院患者使用,因為(wei) 患者口口相傳(chuan) 逐漸走紅。

  “但消費者不必盲目追捧院內(nei) 自製護膚品,要保持理性。”金以超提醒消費者,應注意區分護膚品和藥品的區別,有些祛斑霜等帶有功效的自製護膚品,並非人人都適合,所以使用前應該先去醫院麵診醫生,醫生會(hui) 根據患者皮膚狀態開處方,不可自行購買(mai) 使用。

  而對於(yu) 網絡平台上仿製、冒充醫院自製護膚品的產(chan) 品,金以超表示,相當數量的仿製產(chan) 品,不僅(jin) 效果不佳,甚至會(hui) 對消費者皮膚產(chan) 生刺激甚至是損傷(shang) ,增加皮膚過敏的可能性。

  徐築秋也提醒消費者,如果選擇醫美護膚,例如光電、刷酸、水光針等,不要輕信沒有資質的美容機構,而是要到專(zhuan) 業(ye) 的醫療機構麵診,和醫生表達自己的護膚需求,醫生會(hui) 根據具體(ti) 情況推薦適合的醫美護膚項目。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