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任中小學科學副校長是有益嚐試
作者:熊丙奇
“小時候喜歡看螞蟻爬行,有時候一蹲就是半天,你們(men) 是不是覺得有點‘傻’?不傻,我也是這樣的。”2月26日,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副研究員趙誌遠博士來到浙江省溫州市廣場路小學,給孩子們(men) 上了一堂開學第一課——科學課。
2023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各校由校領導或聘任專(zhuan) 家學者擔任科學副校長,原則上至少設立1名科技輔導員、至少結對1所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機構(館所、基地、園區、企業(ye) 等)。同年9月,浙江省溫州市出台《新時代溫州中小學科學教育實施方案》,啟動科學教師隊伍建設等六大行動,聘請百位科研工作者擔任百所學校的科學副校長。
從(cong) 現實看,我國中小學推進科學教育,存在缺乏專(zhuan) 任師資、相關(guan) 場地設施以及教學方式陳舊等問題。要培養(yang) 學生的科學興(xing) 趣、科學素養(yang) ,必須讓學生參與(yu) 科研活動,通過參與(yu) 、觀察、體(ti) 驗,讓學生學科學、用科學,培養(yang) 學生的科學精神。之所以要求學校配備科學副校長,就是強調科學教育的重要性,切實為(wei) 科學教育做加法。
聘請科學家擔任中小學科學副校長並不難,如何發揮其在職作用,推進完善科學教育體(ti) 係,提高科學教育質量,培養(yang) 學生的科學素養(yang) 才是關(guan) 鍵。科學家擔任科學副校長的優(you) 勢在於(yu) ,他們(men) 可以用科學家的思維幫助學校建立科學教育課程體(ti) 係,對學科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的科學素養(yang) ,在學科教學中培養(yang) 學生的科學精神、探究精神、科學興(xing) 趣;結合科學前沿發展,推進學校轉變科學教育方式。
而科學家擔任科學副校長的現實問題是:科學家本身工作很忙,如果教育部門、學校缺乏用好科學家副校長的規劃,就很可能在高調聘任之後無實質進展——也許聘任之後,科學家副校長隻是給全校學生做一兩(liang) 次科普講座而已。要真正發揮科學家副校長的作用,就要從(cong) 學校科學教育的開展情況來檢驗科學家任科學副校長後的工作成效。對科學家來說,也要把推進中小學科學教育作為(wei) 自己的社會(hui) 責任之一,發揮自身的自主性、積極性;科學家所在單位也應視具體(ti) 情況,為(wei) 這項工作提供相應便利。
例如,浙江省溫州市對科學家擔任科學副校長提出“五個(ge) 一”要求,包括:每學期至少一次走進校園作科普講座,講述科學故事,宣講科學家精神;結對一位科學教師,助力學校未來科學名師培養(yang) ;參與(yu) 建設一門科學課程,幫助學校建設或完善一門突出前沿性、麵向未來科技拔尖人才培養(yang) 的創新型科學課程;指導一批學生項目,結合“小科學家”評選、科技節等活動,為(wei) 學生科學創新項目研究提供平台資源,並給予過程指導;與(yu) 科學教師共上一堂科學課,增加對中小學科學教育教學的了解和認識。
這是對發揮科學家副校長作用的地方探索。而每個(ge) 地方的實際情況不同,要因地製宜、因校製宜,探索適合本地區、本校的加強科學教育的方案,比如,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中小學校內(nei) 外的科學教育資源較為(wei) 匱乏,如何推進聘請科學副校長一事,值得思考。(熊丙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