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大機遇 大文章丨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正照進現實

發布時間:2024-03-06 09:3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3月5日電 題: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正照進現實

  中新網記者 蔡敏婕

  目前,港澳單牌車正上演“北上”熱。“過去深圳人消費往香港跑,如今,深圳各大綜合體(ti) 吸引港人來消費。”香港平湖同鄉(xiang) 會(hui) 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莫順發表示,深圳部分商場周末人很多,能看到不少香港市民的身影。

  來自香港的雷洛瑤在春節期間與(yu) 父母一同到廣州體(ti) 驗冰雪運動,“在廣州玩雪性價(jia) 比高,不用坐飛機就可以體(ti) 驗滑雪。”她說,這兩(liang) 年,身邊不少的朋友會(hui) 趁著周末到深圳、廣州等周邊地區遊玩,放鬆身心。

  朝飲廣州早茶,午品中山燒鴿,夜賞浪漫維港,這已是不少人一日的行程,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正照進現實。

  今年初,霍英東(dong) 集團副主席霍啟山廣邀海內(nei) 外遊客到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hui) 現場觀看賽事。他這樣形容當前灣區的交通便利:“大家可以從(cong) 香港到深圳看足球,到廣州看乒乓球,到中山看別的項目,通過2025全運會(hui) 體(ti) 驗大灣區交通網絡的便利,感受‘一小時生活圈’。”

  從(cong) 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等大型跨境基礎設施相繼開通,到深中通道、深江鐵路建設提速,“硬聯通”正不斷拉近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時空。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五周年以來,借助政策帶來的機遇,依托於(yu) 地域、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粵港澳大灣區正以其便捷的交通條件、多元的文化、融通的機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融入灣區、紮根灣區。

  隨著澳門與(yu) 橫琴交通便捷度的不斷加強,澳門居民程曦“跨城上學”,“我現在每天搭乘‘通琴號’上下課,挺方便的”。對於(yu) 她來說,大灣區是生活的擴大和延伸。

  北上南下“雙向奔赴”,這是粵港澳大灣區“車暢、財旺、人興(xing) ”的縮影。放眼望去,一座座跨江跨海大橋淩空飛架,一列列城軌高鐵融通灣區,小車、貨車、集裝箱車晝夜奔馳......近些年,大灣區“立體(ti) 交通網”越織越密,總體(ti) 建成了全國領先的高速公路網和鐵路網,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初步成型。

  截至2023年底,粵港澳大灣區公路通車裏程約6萬(wan) 公裏,其中高速公路路網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裏9.7公裏,媲美紐約、東(dong) 京等灣區;大灣區鐵路運營裏程超2700公裏。廣清城際一期、穗莞深城際等建成運營。

  站在廣州港、深圳鹽田港等港口遠眺,萬(wan) 噸船舶揚帆起航;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初步建成,2023年全年完成貨物吞吐量1億(yi) 噸以上的億(yi) 噸大港增至6個(ge) 。以廣州港、深圳港為(wei) 核心的國際航運網絡不斷完善,共開通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約450條,通達全球100多個(ge) 國家及地區和300多個(ge) 港口。

  與(yu) 此同時,廣州、深圳、珠海、香港等港口間開通水上客運航線。以琶洲港澳客運口岸為(wei) 例,自2023年4月14日試運營以來,截至2024年2月28日,該口岸出入境旅客量就突破10萬(wan) 人次。

  廣東(dong) 省交通運輸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廣東(dong) 將著力完善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建設珠三角地區內(nei) 部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的快貨物流圈,促進環珠江口城市高水平融合發展。(完)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