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民生共話: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麵振興

發布時間:2024-03-05 16:53: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過去一年,中國糧食生產(chan) “二十連豐(feng) ”,綠水青山成色更足,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展現新氣象。眼下,春耕備耕次第展開、農(nong) 貨特產(chan) 遠銷各地、鄉(xiang) 村旅遊熱鬧紅火……

  民族要複興(xing) ,鄉(xiang) 村必振興(xing) 。參加全國兩(liang) 會(hui) 的代表委員表示要錨定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目標,毫不放鬆抓好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有力有效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以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端牢飯碗信心足

  2023年,中國全年糧食產(chan) 量13908.2億(yi) 斤,比上年增產(chan) 177.6億(yi) 斤,再創曆史新高,端牢中國飯碗的信心和底氣越來越足。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監利市精華水稻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畢利霞說,她所在的合作社已經建設了智慧農(nong) 場。“通過引進數字化農(nong) 機管理中心、地麵物聯網、可視化雲(yun) 平台、北鬥自動導航和無人駕駛係統等設備,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加快向數字農(nong) 業(ye) 轉型。”

  種子是農(nong) 業(ye) 的“芯片”。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六盤水市鍾山區委常委楊鬆說,六盤水海拔高,氣候多樣,土地貧瘠,對種子的要求較高。當地因地定株,做好良種選育和推廣。“去年我們(men) 試種了抗風性強的玉米新品種,比傳(chuan) 統品種早一個(ge) 月成熟。豐(feng) 收時節,附近的農(nong) 戶紛紛趕來看效果,好種子能讓農(nong) 民多掙錢。”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東(dong) 北地理與(yu) 農(nong) 業(ye) 生態研究所所長薑明一直關(guan) 注黑土地保護。他在調研中發現,不科學的玉米秸稈離田會(hui) 導致黑土耕層流失。“用好養(yang) 好黑土地,關(guan) 乎大國糧倉(cang) 的豐(feng) 盈。我建議設立秸稈打包帶土全鏈條評價(jia) 體(ti) 係,加快秸稈打捆機除塵設備升級換代,從(cong) 源頭降低帶土量。”薑明說。

  因地製宜興(xing) 產(chan) 業(ye)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不少代表委員認為(wei) ,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依托特色資源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全鏈條升級,可以有效拓寬農(nong) 民就業(ye) 增收渠道。

  田間地頭的直播“帶貨”,讓農(nong) 特好物成了“爆款”。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建湖縣天和生態農(nong)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魯曼建議各地與(yu) 電商協會(hui) 、職業(ye) 院校合作,實施職業(ye) 農(nong) 民培養(yang) 計劃,通過電商直播、品牌營銷、物流與(yu) 倉(cang) 庫管理等專(zhuan) 業(ye) 培訓,培養(yang) 農(nong) 村電商人才隊伍,讓返鄉(xiang) 青年運用專(zhuan) 業(ye) 知識助力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全國人大代表、雲(yun) 南省保山市昌寧縣鴻坤生豬養(yang) 殖場總經理李誌娟,近期正為(wei) 推動完善當地生豬冷鏈分割屠宰產(chan) 業(ye) 鏈和蔬菜產(chan) 業(ye) 現代化想辦法,“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農(nong) 民收益和農(nong) 業(ye) 可持續發展。”李誌娟說,“搞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要充分應用新的技術條件,讓更多農(nong) 民從(cong) 產(chan) 業(ye) 增值中持續受益。”

  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關(guan) 鍵在科技進步和創新。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寧波市農(nong) 業(ye) 科學研究院畜禽研究所所長陳淑芳說,傳(chuan) 統養(yang) 殖模式向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新模式轉變,是中國畜牧業(ye) 發展的重要趨勢。科學養(yang) 殖在節約勞動力的同時增加經濟效益,助力農(nong) 戶走上現代化的綠色農(nong) 業(ye) 之路。

  “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沒有可以照搬照套的模式,一定要因地製宜,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飯碗。”全國政協委員、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蘭(lan) 陵縣卞莊街道代村黨(dang) 委書(shu) 記王傳(chuan) 喜說,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要強化片區共建思維,探索以多個(ge) 村莊為(wei) 單位,打造聯村特色產(chan) 業(ye) ,形成片區產(chan) 業(ye) 鏈。

  唱響文旅“融合曲”

  鄉(xiang) 土村落的文化脈動與(yu) 生機活力,吸引著越來越多遊客。一些代表委員認為(wei) ,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要發展鄉(xiang) 村旅遊、休閑農(nong) 業(ye) 、文化體(ti) 驗等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推動文旅融合,賦能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河南打響了信陽茶文化節、固始根親(qin) 文化節等一係列群眾(zhong) 文化活動品牌,讓鄉(xiang) 風更文明、產(chan) 業(ye) 更興(xing) 旺。”全國政協委員、洛陽理工學院副校長馬珺說,鄉(xiang) 村地區應深入挖掘傳(chuan) 統文化資源,舉(ju) 辦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加強鄉(xiang) 村文化設施建設,提升鄉(xiang) 村治理水平和村民生活品質。

  “下莊村百姓以前隻能種種地,現在特色產(chan) 業(ye) 、旅遊,樣樣都做得很巴適。”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xiang) 下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毛相林說,下莊村從(cong) 村口到村裏落差達1000多米,以前僅(jin) 靠絕壁上的一條小路出村。如今,村裏人開鑿出山路,路通了,在當地就業(ye) 的機會(hui) 來了。“紮染人才重拾技藝,開起紮染手工藝坊;村民可以在民宿客房部做衛生、去食堂幫廚、當講解員,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下莊人的腰包越來越鼓,生活質量越來越高,精神麵貌越來越好。”毛相林說。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皇城村黨(dang) 委書(shu) 記陳曉拴建議,把鄉(xiang) 村旅遊基礎設施納入城鄉(xiang) 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扶持鄉(xiang) 村旅遊點修建道路、停車場、旅遊廁所、遊客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同時,加強旅遊市場管理,進一步營造文明規範有序的鄉(xiang) 村旅遊環境。

  (本報記者閆伊喬(qiao) 、鄭智文參與(yu) 采寫(xie) )

  閆伊喬(qiao) 、鄭智文參與(yu)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