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前進” 各領域呈現蓬勃生機
央視網消息:產(chan) 業(ye) 湧現新動能、科技成果加速產(chan) 出、商品車出口創曆史新高、民生工程加快推進……中國經濟一路破浪前行,展現出強大活力與(yu) 韌性。
2023年我國鋰電池行業(ye) 總產(chan) 值超1.4萬(wan) 億(yi) 元
記者從(cong)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了解到,2023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產(chan) 業(ye) 延續增長態勢,行業(ye) 總產(chan) 值超過1.4萬(wan) 億(yi) 元。
據統計,2023年,我國鋰電池總產(chan) 量超過940吉瓦時,同比增長25%,其中,在電池環節,消費型、動力型、儲(chu) 能型鋰電池產(chan) 量分別為(wei) 80吉瓦時、675吉瓦時、185吉瓦時,鋰電池裝機量超過435吉瓦時。在出口貿易上,產(chan) 業(ye) 持續增長,2023年,我國鋰電池出口總額達到4574億(yi) 元,同比增長超過33%。
新疆霍爾果斯公路口岸2024年出口商品車突破2萬(wan) 輛
作為(wei) 全國最大的汽車出口陸路口岸,霍爾果斯口岸汽車整車出口2024年以來呈現“井噴式”增長態勢,商品車出口創曆史新高。
3月2日,800餘(yu) 輛商品車在霍爾果斯海關(guan) 辦理完通關(guan) 手續後,由霍爾果斯公路口岸駛往哈薩克斯坦、烏(wu) 茲(zi) 別克斯坦、俄羅斯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截至目前,2024年經霍爾果斯公路口岸出口的商品車已突破2萬(wan) 輛,同比增長388%。出口車型包括新能源汽車、鏟車、自卸車等各類車輛。
為(wei) 緩解出口高峰期帶來的通關(guan) 壓力,霍爾果斯公路口岸不僅(jin) 延續采用“自駕”模式出口商品車,還利用“籠車裝載”模式運輸商品車,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為(wei) 企業(ye) 提供了高效通關(guan) 的便利,有力促進國產(chan) 商品車出口質穩量升。
據霍爾果斯海關(guan) 統計,2023年霍爾果斯口岸出口商品車30.4萬(wan) 輛,同比增長307.5%。
廣東(dong) 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民生工程加快推進
節後多地重大項目集中開工,複工複產(chan) 按下“快進鍵”。近日,廣東(dong) 、山東(dong) 、浙江、江蘇等多個(ge) 省份,都對外公布了2024年重點項目清單。
廣東(dong) 深圳的福田水質淨化廠二期工程是深圳市重點民生工程,在施工現場,上千名建設者分散在各個(ge) 角落,熱火朝天地忙著。
廣東(dong) 東(dong) 莞常虎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是省級重大項目,施工現場同樣一片繁忙。
另據不完全統計,廣東(dong) 2024年安排省重點建設項目1508個(ge) ,年度計劃投資1萬(wan) 億(yi) 元。山東(dong) 、浙江2024年的省級重點建設項目,計劃投資也分別達到1萬(wan) 億(yi) 元。
廣東(dong) 加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投入 新建基礎設施科技含量高
在各地公布的清單當中,都加大了對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投入,強調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
廣東(dong) 肇慶市的這家新能源產(chan) 業(ye) 園,20餘(yu) 棟廠房的主體(ti) 框架結構已初見輪廓,建成後將引導先進製造、新材料等領域的優(you) 質企業(ye) 集聚,為(wei) 當地重點發展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慧儲(chu) 能裝備製造等產(chan) 業(ye) 提供服務。
深圳機場南區國內(nei) 轉運庫項目是基於(yu) 電子信息平台及先進貨運處理設施打造的現代化航空快件轉運中心,建成後深圳機場航空快件處理能力將在原有基礎上提升100萬(wan) 噸。
在施工過程中,建設方也在加大研發使用新技術和新設備來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質量。
新聞觀察:萬(wan) 米科探井見證“中國深度”
3月4日下午,中國首口萬(wan) 米深地科探井——塔裏木油田深地塔科1井“衝(chong) 刺”成功。這口肩負著科學探索和預探發現兩(liang) 大使命的萬(wan) 米深地科探井,是繼深空“神舟上天”、深海“蛟龍入海”之後,中國在深地領域探索自然的又一壯舉(ju) ,見證中國油氣勘探開發和科技創新的發展,鐫刻匯聚勇氣和智慧的“中國深度”。
“深地”成為(wei) 油氣發現主陣地
塔裏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含油氣盆地,盆地埋深超過6000米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分別占全國的83.2%和63.9%,是中國最大的深地油氣富集區。
中國多次刷新深地開發新紀錄
近年來,中國不斷向地球深部進軍(jun) ,多次刷新深地開發紀錄。僅(jin) 2023年,塔裏木油田完鑽井深超8000米的井就超過70口,約90%的新增儲(chu) 量從(cong) 超深地層獲取,開采出的超深層油氣達1957萬(wan) 噸。
萬(wan) 米深井鑽探將揭示地球奧秘
萬(wan) 米深井的鑽探也是科學探索的需要。地表以下1萬(wan) 米的深度是地震、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發生的空間,也是地球內(nei) 部結構和物質組成的重要研究區域。通過鑽探萬(wan) 米深井,可以直接獲取地下岩石的樣本,研究地球深部的物理化學特征和地質過程,從(cong) 而解決(jue) 一係列科學問題,揭示地球的奧秘。
多項核心技術助力“向下攀登”
深地塔科1井,采用中國自主研製的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動化鑽機,創新研發了220攝氏度超高溫鑽井液、抗高溫螺杆等工藝技術,同時,儲(chu) 備了萬(wan) 米取芯裝備、特高壓壓裂車等一批關(guan) 鍵核心裝備。
深地鑽探難度堪比“探月工程”
深地鑽探難度堪比“探月工程”。深地塔科1井鑽破萬(wan) 米後成為(wei) 世界陸上第二、亞(ya) 洲第一垂深井,在深地科學研究和超深層油氣勘探領域具有裏程碑意義(yi) 。萬(wan) 米“衝(chong) 刺”成功後,深地塔科1井肩負科學探索和預探發現兩(liang) 大使命,仍在向著目標深度全速鑽進。
中國首個(ge) 電動汽車智慧充換電示範區建成
3月4日,中國首個(ge) 電動汽車智慧充換電示範區在江蘇建成。示範區通過對充電基礎設施軟硬件升級改造,實現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城市電網三方高效互動,提升充電樁使用效率。
這個(ge) 示範區覆蓋江蘇蘇州、無錫、常州三地,將新建21座充換電站,近300個(ge) 充電樁。依托智能算法,係統對充電車位實際狀態、充電價(jia) 格、排隊等待時間等信息綜合研判後,向車主推送最優(you) 充電方案。
新能源車主隻需在手機App上輸入目的地、車輛續航裏程、電池容量等信息,就能知道什麽(me) 時間、在哪裏充電最經濟、最省時。據測算,示範區內(nei) 車主月平均充電排隊時間可降低近50%。
截至2023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2000萬(wan) 輛,2023年新注冊(ce) 登記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38.76%,按此增速測算,到2025年底預計將近3500萬(wan) 輛。示範區的建成,將為(wei) 新能源車主提供更加智能、高效、便捷的充換電體(ti) 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