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女性的平視與包容 令誰刺痛 讓誰恐慌

發布時間:2024-03-11 10:0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水晶

  二刷《熱辣滾燙》。當我以一種極為(wei) 平靜的心態去麵對這個(ge) 已經熟知的故事時,才意識到,這部作品的“基本功”竟然如此紮實。而由於(yu) 它在整個(ge) 春節檔中引發的各種話題過於(yu) 多元和火辣,使得作品本身很多專(zhuan) 業(ye) 性的“好”,被大大地忽視了。

  戒掉的煙,合不上的窗

  首先在編劇層麵,那些不動聲色的連環扣,密密麻麻地布滿了整部片子,而且敘事邏輯和人物塑造非常細膩而完整。

  以片中的“抽煙”為(wei) 例。第一次出現“煙”這個(ge) 細節,是樂(le) 瑩的媽媽為(wei) 了讓她在過戶委托書(shu) 上簽字、把房子轉給妹妹,非常熱絡地拉樂(le) 瑩起床吃飯,並把桌上兩(liang) 個(ge) 半瓶的可樂(le) 給收走了。當樂(le) 瑩拉上窗簾繼續睡時,媽媽忽然以迥異的態度暴力推門怒吼——原來當她把那兩(liang) 半瓶可樂(le) 倒進鍋裏做可樂(le) 雞翅時,發現裏麵有樂(le) 瑩扔的煙頭。這構成了最初的笑點。

  接著,昊坤和樂(le) 瑩初識不久。昊坤給樂(le) 瑩遞煙,樂(le) 瑩說“不會(hui) ”。觀眾(zhong) 會(hui) 心地笑了,因為(wei) 大家知道她抽煙,顯然想在剛認識的男生麵前裝純真。後來,她已經與(yu) 昊坤同居。昊坤回家時撞見她在抽煙(而且是躲在抽油煙機下麵),她機智淡定地用煙燙掉衣服上的一個(ge) 線頭,繼續維持自己不抽煙的“純潔”形象。

  最後,當樂(le) 瑩已經成功減重並經過刻苦訓練準備打比賽的時候,與(yu) 昊坤重逢。昊坤再次遞煙給她,她淡淡一笑,說“戒了”——她為(wei) 了備賽付出了最大努力,已不再隱藏真實的自我。與(yu) 此相對應的,是之前昊坤在備賽時仍然喝酒抽煙。可見樂(le) 瑩對夢想的認真程度。

  從(cong) 在家抽煙,到在新男友麵前假裝不抽煙,再到最後為(wei) 了夢想而戒煙——這個(ge) “暗扣”先後出現了四次,每一次都對劇情推進和人物塑造起到了應有的貢獻,功能細小而真切。

  這一類“暗扣”還有很多。比如樂(le) 瑩離家出走之後租住的房子有一扇窗戶是壞的,打開一側(ce) 窗戶,對麵的窗戶就會(hui) 被風吹開。這個(ge) 細節在她剛和中介看房時就出現了,中介的解釋是“南北通透”,觀眾(zhong) 也一笑而過。在樂(le) 瑩遭遇綜藝節目組的惡意剪輯而成為(wei) 眾(zhong) 人唾棄的對象後,她疲憊地回到家中。此時,鏡頭給到整棟建築物的遠景,每一層樓梯的感應燈隨著她腳步的抵達而亮起,最後是她住的房間燈光亮起,然後是那扇壞掉的窗戶突然洞開,窗簾飛滾。但,並沒有人來關(guan) 窗戶,直到風雨停息、晨光重現,那扇窗戶依然開著。

  發生了什麽(me) ?在當時急馳而過的劇情裏,這個(ge) 問題並沒有得到及時解答,直到最後她倒在拳擊台上,記憶閃回,窗戶的答案才揭曉——原來,經曆了一係列挫折之後的樂(le) 瑩,在那天晚上想要以死躲痛。當她打開窗戶準備向下跳時,對麵壞掉的那扇窗戶被風吹開了。絕望中的她根本沒有心力去思考這些,仍舊跳了下去。但她在雨水中等來了清晨的太陽,沒能死成。而那扇窗戶,當然也就沒有人來關(guan) 了。

  還有影片剛開始時,樂(le) 瑩從(cong) 棉花糖到烤串不停地吃吃吃;到後來經過一年多的減重健身和拳擊訓練,已經準備打比賽了,和爸爸一起吃飯時爸爸給她夾菜,她躲在鍋後麵悄悄地把盤子裏的肥腸撥到一邊,隻吃洋蔥。這些細節,都相當符合當時人物的狀態與(yu) 需要。也恰恰是這些成雙成對的“暗扣”,支撐起了整部片子的“四梁八柱”。

  很多人將《熱辣滾燙》的成功歸於(yu) 對《百元之戀》的翻拍。但翻拍已經成功的片子,並不意味著一定也能成功。作品在人物、劇情和細節上的本土化是否到位,才是決(jue) 定翻拍成功與(yu) 否的關(guan) 鍵。《熱辣滾燙》的劇情複雜程度是遠超《百元之戀》的,特別是其中錄製綜藝節目這條劇情線,多次推動了矛盾發展。

  如攝製組初次到家拍攝時,姐妹之間發生言語衝(chong) 突,後來被惡意剪輯,在節目現場播放,導致樂(le) 瑩被眾(zhong) 人誤解和指責。待節目正式播出時,樂(le) 瑩已經完成了“自我再造”的過程,當媽媽和妹妹尷尬地關(guan) 掉電視時,她卻放下碗,說自己去跑步了。這條綜藝節目主線的插入,或許和主創賈玲本人多年來浸淫綜藝類節目的體(ti) 驗和觀察大為(wei) 相關(guan) ,也和中國觀眾(zhong) 熟悉的當下綜藝娛樂(le) 圈現實非常接近,可以說是極具中國特色的改編。恰恰是這樣一些接地氣的編劇細節,為(wei) 《熱辣滾燙》贏得今年春節檔的“票房冠軍(jun) ”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對角色溫柔,對女性友好

  對角色溫柔、對女性友好,是《熱辣滾燙》的另一大特色。上映初期,很多人說這部片子裏幾乎“全員惡人”。但仔細分析起來,除了嘴臉醜(chou) 惡的餐廳老板之外,其他每個(ge) 小人物恰恰都在他/她自己的軌道上運行著,並沒有特別的壞,也沒有特別的好。比如刀子嘴豆腐心的健身房老板,雖然每天吆五喝六地鼓動大家賣卡,話說得很難聽,可麵對有“夢想”的樂(le) 瑩,他淡淡地派了最靠譜的何坤教練教她,讓前台打折,而且還一直讓樂(le) 瑩欠著課時費練習(xi) 。這種深藏不露的好,也體(ti) 現在最後比賽的關(guan) 鍵時刻,他指導樂(le) 瑩出自己擅長的左拳,打出了自己的氣勢,並認可這場拳賽是他“看過的最精彩的比賽”。

  對於(yu) 圍繞在身邊的那些曾經傷(shang) 害過她的人,樂(le) 瑩也並沒有站上道德高地去批判或報複。撕渣男、打小三、趾高氣揚地炫耀肌肉一雪前恥,這些俗套情節都沒有出現。相反,主創似乎以包容與(yu) 悲憫的視角望向每一個(ge) 有瑕疵的小人物。比如昊坤與(yu) 樂(le) 瑩再次見麵時落魄髒亂(luan) 的建築工人形象——這樣一個(ge) 曾經“閃光”並“啟蒙”了女主的角色,最終走在了平庸慘淡的人生路上,多少有點讓人心裏酸酸的。在比賽現場,當所有人為(wei) 失敗的樂(le) 瑩鼓掌時,電影給了瞧不起她的妹妹一個(ge) 很長很長的鏡頭,你可以感受到她在那一刻內(nei) 心的複雜變化與(yu) 思考。同樣經曆過人生失敗並認為(wei) “找一個(ge) 好男人嫁了”才是成功的樂(le) 丹,會(hui) 不會(hui) 在樂(le) 瑩身上看到不一樣的未來和對成功的定義(yi) 呢?

  對於(yu) 撬走自己對象的閨密、陷自己於(yu) 不義(yi) 的表妹,在電影中都沒有過多的後續落筆,往事隨風,就這樣輕輕翻過了一頁。網友開玩笑地評論: 這種犯過錯的女性在片中居然沒有被“懲罰”,這可是以往男性導演作品中的男角色才有的特殊待遇。的確,在《熱辣滾燙》中,小人物們(men) 各自鮮活地存在著,不被否定,隻是被平視和真實地呈現出來。這種難得的溫柔,幾乎是一種“契訶夫式”的特質了。

  雖然主創也許並沒有以一種先行的主觀立場,站在女性主義(yi) 角度構建作品,但以女性角色為(wei) 主要觀照對象,對女性角色包容,圍繞女性自我成長和塑造的內(nei) 涵——片中女主減重和訓練後成功打完了一場拳擊比賽,主創賈玲在戲外通過塑造這樣一個(ge) 角色而徹底擺脫肥胖討喜的“諧星”人設——使得《熱辣滾燙》成為(wei) 一部對女性友好的作品,令與(yu) 之相關(guan) 的各種討論不斷延展。而該片將於(yu)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在北美上演,時間選擇也是頗有深意的。

  耐心埋伏筆,“雙麵繡”表演

  除了編劇和主旨層麵,《熱辣滾燙》的表演細節也非常可圈可點。它和《你好,李煥英》有一個(ge) 共同的特點,就是將一些重要的“包袱”型轉折點信息,放在了電影較後的部分集中呈現出來。這就給前麵正常敘事過程中的表演帶來了挑戰——它意味著演員當時的表演要有一種“雙麵繡”的效果:在前期的普通敘事時,那個(ge) 表達是正常的;隨著後期“包袱”被抖出來,再回看才發現那個(ge) 表演還能夠兼容“反轉”,並符合正反兩(liang) 麵的雙重邏輯。

  《你好,李煥英》中,年輕時的李煥英其實早就意識到了這是女兒(er) 穿越前來,但她一直壓抑著這種“知道”,自然而盡情地陪著女兒(er) 玩這個(ge) 遊戲。這種二者兼容的情感表達,在晚會(hui) 觀眾(zhong) 席上鼓掌那一場戲中,得到了高潮般的表達。在《熱辣滾燙》中,觀眾(zhong) 眼裏的昊坤,初期就是一個(ge) 懷才不遇的男人;但知道了他的“無情”之後再回頭看他,就會(hui) 發現他的真中之虛,以及從(cong) 頭到尾就沒有真正愛過樂(le) 瑩。

  離家之前,還是在委托書(shu) 上簽了字;明知道被惡意設計了,為(wei) 了幫助表妹轉正裝暈倒地,聽著耳機中傳(chuan) 來表妹刻薄的評語;明明是被搶了對象,還要為(wei) 了幫閨密避免被坐實“小三”身份而去當伴娘;從(cong) 窗台上一躍而下求死不得,渾身疼痛卻沒有外在的傷(shang) 口顯現出來……種種伏筆和包袱,都是樂(le) 瑩最後在拳台上倒地時才一一呈現出來的。帶著這些“答案”再去看賈玲前期對樂(le) 瑩的呈現,那種“當時隻道是尋常”的渾渾噩噩、樸素與(yu) 隱忍,表演水準真不在《百元之戀》的安藤櫻之下。

  恰恰是這份表演設計上的細膩與(yu) 完成度,讓我對賈玲刮目相看。實話實說,《你好,李煥英》我是電影下線很久之後在飛機上看的,當時的感覺是:喲,還真不錯。到後來看《穿過寒冬擁抱你》中她演的快遞員,立刻又把分給減回去了——一種基於(yu) 胖人、粗人的刻板化呈現,非常無趣。加上我本來對綜藝和喜劇小品演員就沒什麽(me) 感覺,所以這次看《熱辣滾燙》時基本是零預期進場,但一刷時的“燃”和二刷時的用放大鏡看細節,都讓我對她的才華有了全新認知。

  為(wei) 何“刺痛”,為(wei) 何“恐慌”

  正因為(wei) 這次的重新認知,我特別能感受到她給中國電影界帶來的“刺痛”。如果說《你好,李煥英》的成功,是一種基於(yu) 綜藝節目累積大量觀眾(zhong) 的偶然成功,那《熱辣滾燙》再度進入中國電影票房史前15名(目前票房過34億(yi) 元,已超過《唐人街探案2》,暫列第14名),就不能用“偶然”來解釋了。雖然該片上映所引發的熱點話題不斷占據熱搜,但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和相關(guan) 數據顯示,該片的相關(guan) 宣發費用也隻在行業(ye) 平均水平,不存在明顯的過度營銷情況。

  網絡上有信息稱《熱辣滾燙》的投資額約為(wei) 3.5億(yi) 元。由於(yu) 該片劇組需要在不解散的情況下,不時停機等待賈玲的健身進程,最長一次停機時間接近半年,所有因時間成本造成的消耗都要計入,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成本。但與(yu) 中國影史票房前15名中的其他作品相比,這個(ge) 成本並不算特別高。

  於(yu) 是,賈玲這樣一個(ge) 仍然能被稱為(wei) “新人”的導演,而且還是女性導演,帶來了近10倍的電影票房投入產(chan) 出比,再加上同期4部電影陸續撤出春節檔的“同行襯托”,越發令她站在了風口浪尖上。

  這期間,許多聳人聽聞的標題黨(dang) 評論陸續出爐,比如“《熱辣滾燙》的七宗罪”“《熱辣滾燙》是中國電影的恥辱柱”等,荒誕可笑,也反映出業(ye) 界的一些“恐慌”情緒。一些評論直言:《熱辣滾燙》這樣的“小”片子都能有這麽(me) 高的票房,那以後大家就不會(hui) 去拍大製作、大場麵的電影了。這種擔憂固然可笑,但也確實為(wei) 電影界提出了好問題:有些大製作、大場麵的電影並不受觀眾(zhong) 歡迎,問題出在哪裏呢?如果不受歡迎,為(wei) 什麽(me) 還要投巨資去追逐大製作、大場麵呢?

  這種迷思,或許和近年來中國電影界的“工業(ye) 電影”思維模式有關(guan) :以好萊塢大片為(wei) 目標對手,一味地想要在電影工業(ye) 化、後期製作科技化和追求視聽場麵等方向上看齊,甚至想要一決(jue) 高低一分勝負。重表輕裏,反而迷失了電影創作的根基,變成“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有些作品一味追求宏大敘事或人海場景,成本巨大,但劇本漏洞百出,人物塑造也停留在刻板和浮皮潦草的層麵。為(wei) 了追逐票房,不惜重金請流量明星出演,但“流量們(men) ”的演技又不堪重任。簡陋的創作和粗糙的表演相遇,當然再多的錢也很難砸出真正的水花來。

  說到底,電影工業(ye) 即便已經發展到今天,本質仍然和文學、戲劇等其他創作形式一樣,根本任務就是“講好故事”。一部好的電影,如果能把一個(ge) 故事講好,把故事裏的人物塑造成功,未必需要視覺奇觀和高科技特效加持,更不用非得是什麽(me) 驚天動地的題材。《你好,李煥英》《熱辣滾燙》和同樣位列中國影史票房前15名的小製作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成本約6000萬(wan) 元),就是這樣的成功代表。而在2021年底引爆市場熱點的滬語電影《愛情神話》,以5000萬(wan) 元的成本博得2.6億(yi) 元的票房,還把金雞獎最佳編劇獎等眾(zhong) 多電影大獎收入囊中,成功之處也是因為(wei) 把普通人的生活故事講得非常好。這部作品的編劇、導演邵藝輝也是一位年輕女性。

  當下中國電影市場正處在轉型期,春節檔等重要檔期幾乎沒有國外引進片,這很大程度上讓國產(chan) 電影的市場成績創造了全球同期的票房紀錄。截止到今年3月1日的數據:2024年全球電影票房43.34億(yi) 美元,中國內(nei) 地電影票房超19億(yi) 美元,占了近一半的比例;排名第二的整個(ge) 北美市場才8.19億(yi) 美元,相差超10億(yi) 美元。這就是“春節檔”對於(yu) 中國電影業(ye) 的重要意義(yi) 。但同時,春節檔的特殊性,也決(jue) 定了這個(ge) 時間點的“廝殺”是極為(wei) 殘酷的。今年春節檔8部片子中有4部先後撤檔,其中不乏功成名就的導演和大明星擔綱之作。

  那麽(me) ,麵對日漸下沉的市場和觀眾(zhong) ,電影從(cong) 業(ye) 者應該如何創作和製作這種大眾(zhong) 文化消費品?如何更加精準地識別目標觀眾(zhong) 群?如何判斷合理的投資金額區域和投資回報率?如何選擇適合的上映檔期?這些相當務實的商業(ye) 判斷,需要和更加紮實的創作結合起來,才能讓中國電影在票房良性成長和內(nei) 容多元化的發展道路上更進一步。

  更重要的是,對於(yu) 一個(ge) 女性觀眾(zhong) 有著越來越大選擇權的發展中市場,中國電影真的需要更多像賈玲和邵藝輝這樣的女導演入場。她們(men) 對於(yu) 女性角色的平視、包容和尊重,勢必會(hui) 吸引更多的女性觀眾(zhong) 走進影院。近日,中國電影家協會(hui) 第十一屆主席團產(chan) 生,希望未來這樣的“全男班”中間能出現更多女性電影人的身影。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