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激發東北全麵振興內生動力

發布時間:2024-03-19 10:07:00來源: 經濟日報

  東(dong) 北地區應以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為(wei) 契機,以更高水平開放和更強有力改革,激發內(nei) 生動力,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xing) 的新路。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高區域協調發展水平;提升東(dong) 北和中西部地區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能力。去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審議《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取得新突破若幹政策措施的意見》,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改造提升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增強發展新動能。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東(dong) 北振興(xing) ,一係列有力舉(ju) 措將加大支持力度與(yu) 激發內(nei) 生動力相結合,推動東(dong) 北搶抓曆史性重大機遇,開辟經濟新路徑、競爭(zheng) 產(chan) 業(ye) 新賽道,將東(dong) 北比較優(you) 勢轉化為(wei) 新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進一步堅定信心,開創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新局麵。

  東(dong) 北地區涵蓋了內(nei) 蒙古東(dong) 部和黑吉遼三省,土地、農(nong) 業(ye) 、礦產(chan) 等資源條件較好,農(nong) 業(ye) 、製造業(ye) 等產(chan) 業(ye) 基礎比較雄厚,城鎮化和工業(ye) 化水平較高。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所的聚集度較高,原始創新的人才、機構、產(chan) 業(ye) 應用場景等具有良好基礎。東(dong) 北地理位置沿邊臨(lin) 海,且處於(yu) 創新活躍度和經濟增長潛力活力較高的東(dong) 北亞(ya) 地區,具有獨特的區位優(you) 勢。去年是東(dong) 北振興(xing) 戰略實施20周年,東(dong) 北地區經濟結構逐步優(you) 化、發展的新舊動能平穩轉換,經濟社會(hui) 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但仍麵臨(lin) 著人才人力外流現象較為(wei) 突出、營商環境有待進一步優(you) 化、開放能力有待增強、創新資源和產(chan) 業(ye) 升級融合度不高等問題。

  下一步,東(dong) 北地區應以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為(wei) 契機,以更高水平開放和更強有力改革,激發內(nei) 生動力,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xing) 的新路,更好發揮東(dong) 北戰略支撐作用。

  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提升東(dong) 北開放水平。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提出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東(dong) 北應緊抓這個(ge) 重大機遇,將自身的特色優(you) 勢與(yu) 落實八項行動結合起來,作為(wei) 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抓手。首要任務是通過研究建設東(dong) 北地區陸海大通道,提高東(dong) 北地區與(yu) 東(dong) 北亞(ya) 的互聯互通網絡水平,發揮東(dong) 北沿邊臨(lin) 海的優(you) 勢。應更好發揮大連港口的作用,積極參與(yu) “絲(si) 路海運”港航貿一體(ti) 化發展,打造區域國際樞紐港。開展東(dong) 北沿邊口岸提質升級行動,增強口岸和後方中心城市的聯動性,借鑒國內(nei) “中心城市+口岸”的發展模式,大幅度提高進口資源落地加工能力和嵌入東(dong) 北亞(ya) 國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競爭(zheng) 力,將東(dong) 北地區打造成連接我國和日、韓、俄、蒙等東(dong) 北亞(ya) 地區的橋梁和紐帶。

  積極參與(yu) 國家實施的“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可選擇東(dong) 北地區1到2個(ge) 有創新基礎的城市,打造東(dong) 北地區的特色創新策源高地,爭(zheng) 取布局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聯合實驗室,迎接更多國內(nei) 外優(you) 秀青年科學家到東(dong) 北開展短期工作,鼓勵東(dong) 北企業(ye) 在全球設立離岸創新中心,實現科技創新的“雙向開放”。通過科技創新開放平台的建設,提高東(dong) 北地區創新資源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融合度,打破東(dong) 北地區創新資源與(yu) 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基礎之間存在的“平行線”現象,實現創新資源和應用場景有效結合,盡快實現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培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盡早取得新突破。

  完善東(dong) 北和東(dong) 部沿海地區的聯動機製。東(dong) 北地區經濟相對疲弱的一個(ge) 原因是與(yu) 國內(nei) 東(dong) 部沿海地區的開放聯動有效機製不足,使得東(dong) 部開放先導作用向東(dong) 北地區輻射受阻,人才、資本和技術等生產(chan) 力要素“虹吸”明顯。應盡快在東(dong) 北地區選擇1到2個(ge) 開放條件好、發展基礎好的城市,打造創新創業(ye) 氣氛濃厚、國有企業(ye) 改革有突破、民營經濟發展有活力的中心城市,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一流的營商環境,將東(dong) 北人才留在東(dong) 北,並將這些城市作為(wei) 與(yu) 東(dong) 部沿海城市開放發展聯動的樞紐,成為(wei) 新階段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地區管理、人才、技術和資本等進入東(dong) 北的新磁極。(馬慶斌 作者係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研究員)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