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匯聚多方合力 護好農村公路(幹部狀態新觀察·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發布時間:2024-03-20 09:43:00來源: 人民日報

  四川省通江縣人大常委會(hui) 深入開展調研,推動破解山區交通難題——

  匯聚多方合力 護好農(nong) 村公路(幹部狀態新觀察·大興(xing) 調查研究之風)

  本報記者 王永戰

  核心閱讀

  為(wei) 了解決(jue) 農(nong) 村群眾(zhong) 出行難題,四川省通江縣人大常委會(hui) 瞄準農(nong) 村公路建設和養(yang) 護,深入一線調研,並協調相關(guan) 部門健全完善養(yang) 護管理機製,探索出一套包括群眾(zhong) 季節性集中養(yang) 護、村組分戶分段承包養(yang) 護等在內(nei) 的公路養(yang) 護機製。

  大巴山裏,大風呼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勝利鄉(xiang) 大營村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彭澤海裹緊了衣服往村外走。眼前,今年1月26日剛修通的水泥路寬敞平坦。

  通江縣地處大巴山腹地,群山連綿,交通成為(wei) 製約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主要障礙。2023年以來,通江縣人大常委會(hui) 瞄準農(nong) 村公路建設和養(yang) 護難題,10多次深入一線調研,並協調相關(guan) 部門健全完善養(yang) 護管理機製。如今,全縣農(nong) 村公路已達5000餘(yu) 公裏,一套包括群眾(zhong) 季節性集中養(yang) 護、村組分戶分段承包養(yang) 護等在內(nei) 的公路養(yang) 護機製也逐步建立。

  發現問題

  農(nong) 村公路基礎薄弱,麵臨(lin) 資金不足等建設難題

  大營村的水泥路於(yu) 2012年修建,多年來疏於(yu) 維護,已略顯破敗。彭澤海以往每次開車出行,總要經過許多溝溝坎坎。山裏路差坡陡,逢雨雪天,他都特別小心,“就怕過一個(ge) 溝溝,車子打個(ge) 滑。”

  通江縣山高溝深,大營村是距離縣城最遠的村之一,像這樣的偏遠山村如何破解交通難題?2023年9月開始,通江縣人大常委會(hui) 及人大社會(hui) 建設委員會(hui) 曆時三個(ge) 多月,將“健全農(nong) 村公路管養(yang) 體(ti) 係、解決(jue) 新的交通問題”作為(wei) 調研課題,圍繞農(nong) 村公路建設管理養(yang) 護收集群眾(zhong) 意見建議。

  “時下最要緊的就是通村水泥路的修建問題。目前,大營村已新修4公裏水泥路,剩餘(yu) 的4.4公裏要抓緊落實資金。”常往村裏跑,通江縣人大代表、勝利鄉(xiang) 鄉(xiang) 長馮(feng) 斌很清楚村裏的情況。一旁,勝利鄉(xiang) 選區選出的縣人大代表、通江縣財政局預算股股長彭大明將意見寫(xie) 了下來,補充說:“還要對老路進行加寬加厚,修建排水溝和護路擋板牆。”

  過去,一些通村公路年久失修,有的地方僅(jin) 靠傳(chuan) 統的鐵索橋對外通行,村民出行不便。聽說縣人大常委會(hui) 主任吳天泉、縣人大社會(hui) 建設委員會(hui) 副主任委員袁軍(jun) 仁等人組成的調研組來到村裏,勝利鄉(xiang) 觀音堂村村民杜蘭(lan) 峰連忙反映問題。

  “一下大雨,河水一漲,鐵索橋濕滑,根本沒辦法通行。”調研座談會(hui) 上,杜蘭(lan) 峰說,村裏急需實施鐵索橋改公路橋項目,而項目推進問題焦點就在爭(zheng) 取專(zhuan) 項資金上。

  “縣裏已經將‘索改橋’納入了民生實事項目,現在要抓緊推進,解決(jue) 資金問題。”調研組成員邊回複邊拿出紙筆記錄下來——農(nong) 村公路麵臨(lin) 資金和項目支持的問題,要盡快研究解決(jue) 。

  收集完意見,調研組又先後到勝利鄉(xiang) 青龍山村、廣納鎮檬子埡村調研農(nong) 村公路建設機製。

  形成方案

  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議,爭(zheng) 取專(zhuan) 項資金支持水泥路改擴建

  拿出調研記錄,一組數據擺在眼前:調研期間,調研組下鄉(xiang) 調研15次,走訪了12個(ge) 鄉(xiang) 鎮、38個(ge) 村,收集意見建議280餘(yu) 條。

  縣人大代表回選區集中聽取民意時,100多名縣人大代表收到了不少群眾(zhong) 對農(nong) 村公路建設的意見。“一些村談到了農(nong) 村公路建設維護的不足。”通江縣人大常委會(hui) 機關(guan) 黨(dang) 委書(shu) 記張勁鬆說。

  隨後,一場專(zhuan) 題會(hui) 議在通江縣人大常委會(hui) 召開。會(hui) 上,調研組成員和縣交通運輸局、財政局、農(nong) 村公路管理局等部門的負責人坐到了一起,商討解決(jue) 思路。

  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李天誌首先發言。“今年,我們(men) 將加快修建進度,完成好勝利鄉(xiang) 3座鐵索橋改公路橋的後期施工。”李天誌說,“針對大營村水泥路老化、年久失修問題,計劃爭(zheng) 取專(zhuan) 項資金進行維修和擴建。”

  “財政能否進一步給予支持?”調研組詢問。

  “財政將梳理出專(zhuan) 項資金。”縣財政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說到這裏,縣農(nong) 村公路管理局負責人接過話茬:“農(nong) 村公路要更好養(yang) 護,才能長期使用。而要養(yang) 護好,首先就得完善縣農(nong) 村公路養(yang) 護的相關(guan) 管理辦法,還要健全養(yang) 護管理機製。”

  結合調研情況,吳天泉也發了言。“縣人大常委會(hui) 可以推動修訂農(nong) 村公路養(yang) 護的相關(guan) 規則,針對農(nong) 村公路的養(yang) 護機製問題,進一步調研梳理,形成解決(jue) 方案。”

  專(zhuan) 題會(hui) 議結束,偏遠山區農(nong) 村公路建設問題解決(jue) 思路漸漸明朗起來。爭(zheng) 取到縣財政局支持,縣交通運輸局研究確定了施工項目,專(zhuan) 項資金也很快到位。

  測量公路尺寸,施工隊進場,混凝土攪拌聲響徹山間。去年年底,隨著項目資金陸續到位,大營村的4.4公裏水泥路開始改擴建,觀音堂村的鐵索橋改公路橋項目也加快推進。每天清早,彭澤海總要先到施工隊查看項目進展。很快,一層嶄新的水泥砂漿鋪到了老路上,3.55米寬的老路擴建到了4.5米。道路兩(liang) 側(ce) ,排水溝預留在靠山的一邊,護路擋板牆也立了起來。

  推動解決(jue)

  發動各方參與(yu) ,推動建立農(nong) 村公路多元養(yang) 護機製

  農(nong) 村公路要能長期使用,離不開健全的養(yang) 護管理機製。專(zhuan) 題會(hui) 議結束,調研組圍繞建立多元養(yang) 護機製繼續深入調研。

  來到興(xing) 隆鎮三角村,村裏一套發動群眾(zhong) 季節性集中養(yang) 護公路的機製吸引了調研組注意。每逢夏、冬季節,村裏都會(hui) 組織在家農(nong) 戶帶上掃把、拿著簸箕、手持鐵鍬,前去清掃公路。

  “建立健全農(nong) 村公路養(yang) 護機製,其中之一就是發動村民義(yi) 務參與(yu) 養(yang) 護。”吳天泉說,“這種養(yang) 護屬於(yu) 預防性養(yang) 護。”很快,調研組將三角村的這則經驗寫(xie) 進調研報告。

  山裏剛下過雨,養(yang) 護隊員雷太武就帶著鏟子、小推車和掃把,到公路上清理碎石。在興(xing) 隆鎮翰林村,雷太武負責5公裏多的農(nong) 村公路養(yang) 護。每逢雨雪天氣,他都要第一時間去“巡路”。自2020年起,興(xing) 隆鎮就探索設立農(nong) 村公路鎮村養(yang) 護運行機製,鎮裏設養(yang) 護站,村裏設養(yang) 護隊,清理路麵碎石和雜草。“我們(men) 村一共8個(ge) 養(yang) 護段,養(yang) 護農(nong) 村公路近50公裏。”翰林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楊永東(dong) 說。

  “這種建立養(yang) 護隊的做法,充分利用了省市縣財政農(nong) 村公路養(yang) 護專(zhuan) 項資金,值得推廣。”吳天泉說。收集有益經驗,興(xing) 隆鎮的做法也被納入調研報告。

  財政資金相對有限,如何鼓勵社會(hui) 資金參與(yu) 農(nong) 村公路養(yang) 護?楊永東(dong) 介紹:“每年年末,我們(men) 發動返鄉(xiang) 村民捐贈資金,每年能籌集到七八千元的護路資金,為(wei) 養(yang) 護隊購買(mai) 一些勞動保障用品,支持村裏組織集中性養(yang) 護行動。”

  此外,民勝鎮等鄉(xiang) 鎮設置護路公益性崗位的有益經驗,也被調研組吸納進來,通江縣今年拿出3700多個(ge) 公益性崗位用於(yu) 農(nong) 村公路養(yang) 護。“如今,我們(men) 正逐漸推廣群眾(zhong) 季節性集中養(yang) 護、村組分戶分段承包養(yang) 護、公益性崗位養(yang) 護和社會(hui) 化資金支持養(yang) 護等多元養(yang) 護機製。”袁軍(jun) 仁說。

  前不久,一場農(nong) 村公路管護流動現場會(hui) 在通江縣廣納鎮召開,開啟了通江縣農(nong) 村公路養(yang) 護管理模式改革試點。“今年我們(men) 還將充分挖掘分戶分段承包農(nong) 村公路養(yang) 護的試點經驗,逐步延伸到全縣324個(ge) 村5855公裏農(nong) 村道路。”通江縣農(nong) 村公路管理局局長蒲誌學說,“爭(zheng) 取農(nong) 村公路養(yang) 護公益性崗位資金投入達1300萬(wan) 元以上,破解當前農(nong) 村公路管養(yang) 難題。”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