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出台,如何促進全社會節約用水?

發布時間:2024-03-21 10:01: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3月20日電 題: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出台 如何促進全社會(hui) 節約用水?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張曉潔

  國務院近日公布《節約用水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作為(wei) 我國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條例將促進全社會(hui) 節約用水,為(wei) 保障國家水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我國人多水少,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節約用水是解決(jue) 水資源短缺問題的根本措施。

  水利部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政策處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條例把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要求,貫穿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將進一步推動國家節水行動落地見效。

  細讀條例,它對用水的全過程進行了細致的劃分並有明確規定,內(nei) 容涵蓋用水規劃、定額製定、計量和供水等各個(ge) 方麵。同時,條例從(cong) 工業(ye) 、農(nong) 業(ye) 、生活等多個(ge) 方麵提出了綜合性的節水措施。

  針對計量監管基礎薄弱問題,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李原園表示,條例建立了節水計量和統計製度。在用水計量方麵,要求對不同水源、不同用途的水分別計量。在節水統計方麵,提出建立節水統計調查製度,定期公布節水統計信息。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建華說,條例力圖通過科學規劃和嚴(yan) 格管控,實現水資源的精細化管理和高效利用,特別是通過製定用水定額,明確各行業(ye) 、各領域用水的標準和限額,為(wei) 節水提供了量化的依據和目標。

  針對節水產(chan) 業(ye) 發展麵臨(lin) 的難點和堵點問題,王建華說,條例提出通過技術創新和產(chan) 業(ye) 化發展,推動節水技術和產(chan) 品的廣泛應用。鼓勵企業(ye) 和研究機構開展節水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提高節水產(chan) 品的市場競爭(zheng) 力。

  記者了解到,我國已基本建立覆蓋坐便器、淋浴器等生活用水產(chan) 品水效標識製度。為(wei) 更好促進我國節水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發展,條例明確建立節水產(chan) 品認證與(yu) 水效標識管理製度。

  條例規定,國家鼓勵對節水產(chan) 品實施質量認證,通過認證的節水產(chan) 品可以按照要求使用認證標誌;國家對節水潛力大、使用麵廣的用水產(chan) 品實行水效標識管理,並逐步淘汰水效等級較低的用水產(chan) 品。

  節流的同時是開源。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力度,北京等部分城市的非常規水源已經起著“第二水源”的作用。條例明確非常規水要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統籌建設汙水資源化利用基礎設施等措施。

  記者注意到,我國南北方自然地理、經濟社會(hui) 發展等差異顯著,節約用水工作必須因地製宜。對此,條例建立了分區分類管控製度,針對水資源嚴(yan) 重短缺地區、地下水超采地區,設定了分區分類管控的具體(ti) 要求。

  節約用水涉及每個(ge) 人、每個(ge) 行業(ye) ,在全社會(hui) 形成節約用水的共識和行動,是實現條例目標的關(guan) 鍵。條例對節水獎懲、社會(hui) 參與(yu) 、監督考核等均有涉及。專(zhuan) 家表示,條例的出台和實施,必將大大增強全社會(hui) 參與(yu) 節水的內(nei) 生動力,促進全社會(hui) 節約用水。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