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我國新質生產力水平呈現穩步增長態勢
中新網北京3月31日電 (曾玥)“新質生產(chan) 力學術研討會(hui) 暨圖書(shu) 發布會(hui) ”30日在北京舉(ju) 辦,會(hui) 上發布了圖書(shu) 《新質生產(chan) 力》以及《新質生產(chan) 力指數研究報告(2012-2022)》(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稱,我國新質生產(chan) 力水平呈現穩步增長態勢。
據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蓋凱程和副院長韓文龍會(hui) 上介紹,報告為(wei) 西南財經大學政治經濟學團隊階段性研究成果,立足於(yu) 新質生產(chan) 力基本內(nei) 涵,從(cong) 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科技、產(chan) 業(ye) 組織五個(ge) 維度構建了新質生產(chan) 力指標體(ti) 係,測算了省份、城市、行業(ye) 不同層次的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情況。
報告研究發現,我國新質生產(chan) 力水平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科技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水平提升提供了強勁動力。具體(ti) 而言,各省新質生產(chan) 力水平存在差異,長三角一體(ti) 化經濟帶保持著較高的新質生產(chan) 力水平和增速,重點城市新質生產(chan) 力水平呈現穩步上升趨勢;行業(ye) 新質生產(chan) 力水平總體(ti) 呈上升趨勢,其中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的新質生產(chan) 力水平最高,住宿和餐飲業(ye) 的增速最快,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不斷壯大。
當日,來自多家教學科研機構和智庫單位的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還圍繞“新質生產(chan) 力”的時代背景、理論內(nei) 涵、實踐邏輯等多角度展開討論。
如何理解新質生產(chan) 力?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yi) 經濟學研究院院長丁任重認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是以新起點為(wei) 標誌、以新要素為(wei) 核心、以新模式為(wei) 方向、以新動能為(wei) 基礎的生產(chan) 力。南京大學數字經濟與(yu) 管理學院院長任保平表示,數據作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的新要素,算法反映了新質生產(chan) 力的新優(you) 勢,算力體(ti) 現了新質生產(chan) 力的新動能,三者相結合形成了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質生產(chan) 力。
如何推動與(yu)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數量經濟與(yu) 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李雪鬆建議,要圍繞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努力創新等方麵,製定出台一係列政策措施,提升全要素生產(chan) 力水平,有效激發我國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的巨大潛能,並將巨大潛能轉化為(wei) 現實的巨大動能。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邢麗(li) 聚焦綠色財政,指出其對新質生產(chan) 力的賦能作用體(ti) 現在綠色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推動綠色產(chan) 業(ye) 的發展以及為(wei) 經濟社會(hui) 的全方位轉型提供支撐上,要從(cong) 供需兩(liang) 側(ce) 共同發力推動綠色生產(chan) 力的發展和壯大。
此外,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喬(qiao) 曉楠提出,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的本質是生產(chan) 效率的提升,要從(cong) 微觀和宏觀兩(liang) 方麵構建與(yu) 新質生產(chan) 力相適應的新質生產(chan) 關(guan) 係。遼寧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政認為(wei) ,在著重構建新型生產(chan) 關(guan) 係的同時,還要處理好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的關(guan) 係,加強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結合,因地製宜、因產(chan) 施策。
本次會(hui) 議由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西南財經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聯合主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