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家族傳承論壇在廈舉辦 探究積善傳家與家族治理
中新網廈門3月31日電 (楊伏山劉柯萍)今年是著名愛國僑(qiao) 領、廈門大學校主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31日,廈門大學EMBA思享會(hui) ·第六屆家族傳(chuan) 承論壇在廈大舉(ju) 辦,逾200名業(ye) 內(nei) 學者、公益組織代表、家族企業(ye) 代表、法律專(zhuan) 家、廈大EMBA學員相聚一堂,以陳嘉庚先生的家族傳(chuan) 承為(wei) 榜樣,結合閩商案例與(yu) 環球視野,共同探討根植中國文化傳(chuan) 統、麵向未來、基業(ye) 長青的積善家族傳(chuan) 承。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副書(shu) 記鄭碧嬌稱,陳嘉庚先生一生致力於(yu) 推動教育事業(ye) 發展,其家族成員繼承了他對教育的熱情和使命感。放眼全球,慈善在家族傳(chuan) 承中起到了樹立後代正確價(jia) 值觀、增強家族凝聚力的不可替代作用,已成為(wei) 構建家族代際傳(chuan) 承中家族共識與(yu) 對話的基礎。
“舉(ju) 辦本次論壇,希望匯聚諸位的智慧對該領域進行更深度的探究,也希望能為(wei) 同學、校友們(men) 的家族傳(chuan) 承賦能。”她說。
經濟學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後、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企業(ye) 管理係教授木誌榮分享了陳嘉庚先生的創業(ye) 經驗及其為(wei) 民族大義(yi) ,傾(qing) 力支持國家教育未來,給家族傳(chuan) 承乃至世界帶來的影響。
2015年被評為(wei) “全國優(you) 秀縣委書(shu) 記”,2016年成為(wei) 專(zhuan) 職公益人的深圳市恒暉公益基金會(hui) 理事長、作家陳行甲認為(wei) ,社會(hui) 的良性發展需要匯聚多方善的力量,才會(hui) 讓美善發揮更強大、更延綿不絕的影響力,繼而實現杠杆效應,撬動社會(hui) 大的向善改變。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王超則從(cong) 研究者角度,探討了家族傳(chuan) 承的理論與(yu) 實踐。他認為(wei) ,家族傳(chuan) 承最首要的是價(jia) 值、文化和關(guan) 係。慈善既可以是家族傳(chuan) 承的手段,也可以成為(wei) 家族傳(chuan) 承的目的。家族的傳(chuan) 承隻有達到了文化維度,家族才有可能實現有效、健康、成功的傳(chuan) 承。
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廈門分所主任林富誌以洛克菲勒基金會(hui) 和何仁慈善基金會(hui) 為(wei) 例,分享了國內(nei) 外家族慈善基金會(hui) 在家族治理、慈善傳(chuan) 承方麵的實踐經驗對比分析,為(wei) 家族企業(ye) 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借鑒。
為(wei) 更深度探索符合中國未來發展趨勢的家族傳(chuan) 承架構,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自2018年起,聯合北京大學、複旦大學等著名高校、行業(ye) 協會(hui) 、金融機構,持續舉(ju) 辦家族傳(chuan) 承論壇,從(cong) 多個(ge) 維度研究探討了中國家族文化傳(chuan) 承、財富傳(chuan) 承、風險管理等備受關(guan) 注的家族傳(chuan) 承議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