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網評論員:考公年齡放寬到40歲,對誰都不是壞事

發布時間:2024-04-09 09:55:00來源: 光明網

  光明網評論員:媒體(ti) 評論河南、山東(dong) 等省市放寬省考崗位年齡限製的舉(ju) 措,認為(wei) 這為(wei) 打破35歲職場歧視做出了示範。“公務員部分崗位年齡調整到40周歲”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多個(ge) 媒體(ti) 號就此發起微博投票,“支持”是投票的主基調。

  當然擔憂也很多。掃一下評論區可見,一種擔憂可以稱為(wei) 總量擔憂:放寬年齡給“中年人”,會(hui) 擠兌(dui) “年輕人”的機會(hui) ;另一種擔憂可以稱為(wei) 結構擔憂:40歲,人的精力和時間會(hui) 比年輕人更有優(you) 勢麽(me) ?特別是到了40歲才進體(ti) 製,晉升無望,會(hui) 成為(wei) “摸魚”主力。

  “中年人”會(hui) 不會(hui) 搶奪“年輕人”上岸的機會(hui) ?實際上公務員省考招錄的限製放寬,正是基於(yu) 劃分中年、青年的那條時間軸的變化。35歲公務員報考限製,來自上個(ge) 世紀九十年代《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當時中國社會(hui) 的人均預期壽命隻有60多歲,而今天是78.2歲;當時普通個(ge) 體(ti) 的受教育年限還相當短,而目前中國新增勞動力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已達五成。無論是人生的長度還是在校時間的長度,都事實上調整了“青年”覆蓋的年齡段。允許40歲前的人參加公務員招考,是順從(cong) 社會(hui) 時間結構的選擇。而延長年齡的機會(hui) ,本質上是平等的賦予今天“更年輕”的年輕人的。

  “中年人”進體(ti) 製已經錯過了提拔的時間門檻,前途無望會(hui) 導致老油條的出現——這中間也有一種“傳(chuan) 統的”誤解。公務員已經實行職務和職級並行的晉升渠道,在所謂的領導職務之外,存在一套更基礎的職級晉升序列,作為(wei) 工資、住房、醫療等待遇的依據,隻是不具有領導職責。這是大多數勤懇普通人的上升渠道,是公務員職業(ye) 那個(ge) 備受看重的“穩定”所在。如果在有這種上升渠道的情況下,依舊“摸魚”“當老油條”,這是本身就德不配位的問題,在企業(ye) 也一樣,不是“人到了40歲”的問題。

  公務員是一種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的職業(ye) ,服務性和示範性都很強。特別是近年來,脫貧攻堅、汙染防治、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中國發展的關(guan) 鍵任務緊鑼密鼓,讓人們(men) 見證了一大批能扛事、能幹事的基層幹部。這個(ge) 群體(ti) 既要有“年輕人”式的精力,又要有“中年人”式的經曆,才能以巨大的同理心和共情力,和老百姓一起深耕未來。具有這樣優(you) 勢和特征的人,有人少年老成、有人大器晚成,是一個(ge) 個(ge) 有性情的個(ge) 體(ti) ,遠不是“青年”“中年”的簡單年齡二元能框定的。

  網友的擔憂,與(yu) 其說是針對年齡大小的,還不如說是針對選拔的公平性的,即,“別讓不合適的混進去”“別讓不如我的擠掉我”。這個(ge) 真實的聲音,需要招錄單位聽懂、正視。目前放寬年齡限製的省份,比如山東(dong) 、河南,都是考公大省,也都是公務員職業(ye) 社會(hui) 認可度比較高的省份,還需要在招錄公平和科學上,做出更多的示範。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