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河南焦作武陟: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春日經濟”

發布時間:2024-04-09 10:11:00來源: 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人間最美四月天。眼下,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5萬(wan) 餘(yu) 畝(mu) 桃花、梨花、油菜花等競相綻放,芬芳爛漫、爭(zheng) 妍鬥豔,一派萬(wan) 物生長、欣欣向榮的春日景象,吸引了眾(zhong) 多遊客前來賞花、踏春,點燃了鄉(xiang) 村旅遊熱。

  近年來,武陟縣以花為(wei) “媒”,探索“賞花+鄉(xiang) 村遊”“賞花+美食”“賞花+文化”等沉浸式農(nong) 旅融合發展模式,延展“賞花經濟”產(chan) 業(ye) ,實現了“顏值”變“產(chan) 值”,“美景”變“錢景”,走出了一條“花”式農(nong) 旅融合發展道路,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了新活力。

  梨花盛開添春色

  賞千畝(mu) 梨花,品黃沁古韻,看春日美景。4月5日,走進位於(yu) 武陟縣北郭鄉(xiang) 黃河灘區的百姓梨園,千畝(mu) 梨花相繼盛開,漫天遍野雪白的梨花勾勒出一幅美麗(li) 的畫卷,梨園內(nei) 遊人如織,盡享春日好時光。

  “今天我和幾個(ge) 朋友相約來這兒(er) 玩,還沒進園就聞到了梨花香,我們(men) 專(zhuan) 門穿上漢服、旗袍在梨園裏拍了很多美美的照片,真是不虛此行。”來自鄭州的遊客陳麗(li) 霞一邊拍照一邊開心地說。

  據了解,百姓梨園建於(yu) 2010年,占地1000餘(yu) 畝(mu) ,種植梨樹品種20餘(yu) 個(ge) ,以玉露香、皇冠、圓黃等品種為(wei) 主,目前年總產(chan) 量300餘(yu) 萬(wan) 公斤,是河南省最大的棚架梨種植基地。

  北郭鄉(xiang) 以“花”為(wei) 媒,在百姓梨園舉(ju) 辦武陟縣第二屆黃沁文化旅遊節暨北郭梨花節,從(cong) 3月30日起的一周時間裏,遊客在這裏既可暢遊千畝(mu) 梨花花海,觀看文藝演出、“梨花仙子”拋繡球及巡遊,還可參加K歌大賽、抖音大賽、攝影大賽,欣賞體(ti) 驗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製作,品嚐特色傳(chuan) 統美食,共享黃沁文化盛宴。

  “我們(men) 從(cong) 最初單一賞花品果的觀光旅遊,發展到如今走進梨園賞花,體(ti) 驗富有黃河韻味的文化活動,讓遊客過足‘文化癮’,打造了以花為(wei) 媒、凸顯黃河文化的新名片。”北郭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關(guan) 建平說。

  據悉,3月30日開幕式當天,北郭鄉(xiang) 吸引了來自鄭州、焦作、新鄉(xiang) 等地的賞花遊客6萬(wan) 餘(yu) 人,預計本次活動接待遊客將突破55萬(wan) 人次,帶動當地餐飲服務、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消費1300餘(yu) 萬(wan) 元。

  桃花灼灼映春光

  桃花含笑春風裏,萬(wan) 枝丹彩灼春融。在武陟縣大虹橋鄉(xiang) 萬(wan) 畝(mu) 桃園基地,一簇簇粉紅色的桃花開滿枝頭,如詩如畫,令人陶醉。3月29日,為(wei) 期一周的武陟縣大虹橋鄉(xiang) 第四屆桃花節暨懷縣故城春耕文化藝術節在該鄉(xiang) 南張村拉開帷幕。

  據了解,此次桃花節秉持“以花為(wei) 媒、以節會(hui) 友”的宗旨,展示自然風光和文化底蘊,致力將桃花節打造成一個(ge) 集文化交流、旅遊觀光、經貿合作於(yu) 一體(ti) 的綜合性平台,讓更多的人領略該鄉(xiang) 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

  除了賞花,該鄉(xiang) 桃花節期間還舉(ju) 辦了一係列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其中,“以春為(wei) 媒,以花會(hui) 友”的青年聯姻活動,為(wei) 單身青年們(men) 提供了一個(ge) 結識新朋友、尋找愛情的平台;春日浪漫·桃園漢服變裝秀,讓遊客們(men) 穿越時空,領略到古代漢服的優(you) 雅與(yu) 韻味;少兒(er) 象棋比賽、戲曲民俗文化表演、飛龍表演等一係列精彩紛呈的活動,不僅(jin) 豐(feng) 富了桃花節的文化內(nei) 涵,也為(wei) 遊客們(men) 提供了一個(ge) 展示自我、交流學習(xi) 的平台。

  “我們(men) 依托瓜果之鄉(xiang) 的資源優(you) 勢,積極探索以農(nong) 促旅、以旅強農(nong) 、農(nong) 旅融合的發展模式,策劃舉(ju) 辦了桃花節踏青、賞花活動,推動文旅產(chan) 業(ye) 鏈的延伸和價(jia) 值鏈的提升,打造‘虹橋旅遊’品牌,為(wei) 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提供強有力的產(chan) 業(ye) 支撐。”大虹橋鄉(xiang) 鄉(xiang) 長黃喆說。

  “萬(wan) 花”齊放分外香

  最是一年春好處,萬(wan) 花爭(zheng) 豔迎客來。繼今年農(nong) 曆“二月二”青龍民俗廟會(hui) 火爆之後,這幾天,被稱為(wei) 中國龍文化故裏的武陟縣龍源街道萬(wan) 花村迎來了一批又一批賞花、踏青的省內(nei) 外遊客。

  據了解,萬(wan) 花村旅遊資源豐(feng) 富,是河南省鄉(xiang) 村旅遊特色村、河南省文化產(chan) 業(ye) 特色鄉(xiang) 村和河南省首批鄉(xiang) 村康養(yang) 旅遊示範村。在這裏,遊客們(men) 不僅(jin) 能感受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青龍宮”的文化氛圍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青龍宮廟會(hui) 及祈雨習(xi) 俗”,還能徜徉村內(nei) 的萬(wan) 福園、寧雲(yun) 苑、惠普園、連理園等遊園,觀賞競相綻放的鬱金香、玉蘭(lan) 花、櫻花等,品嚐當地的特產(chan) 美食,好不愜意。

  萬(wan) 花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杜小晶介紹,該村加快建設宜居宜業(ye) 宜遊和美鄉(xiang) 村,大力實施美化、綠化等工程,去年以來共整治空宅空院20處,修建小遊園17處、種植苗木花卉3萬(wan) 餘(yu) 棵,新增綠化麵積9500平方米,村內(nei) 多處“微景點”成為(wei) 打卡地,“四季常綠、三季有花”成為(wei) 萬(wan) 花村一張嶄新的名片。

  “我們(men) 村正在建設的花卉基地,光菊花品種就有50多個(ge) ,開封菊花展好多品種都來自我們(men) 村。村裏種植的花卉通過網絡銷售到全國各地。”杜小晶說。

  培育花卉生產(chan) 基地,籌建萬(wan) 花博覽園,每家每戶的庭院中種植各種花卉,“花在村中、村在花中、家家有花、花在家家”,萬(wan) 花村名副其實。

  “現在,每天有10幾輛大巴車滿載遊客前來旅遊觀光。來村裏旅遊看花的人多了,俺的收益也增加不少。”萬(wan) 花村仿古街一名快餐店老板欣喜地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