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新聞有觀點|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為什麽2022產業增量依然可期?

發布時間:2022-01-13 09:45: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月12日消息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報道,工信部1月12日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352.1萬(wan) 輛,連續七年位居世界第一。

  去年年末財政部等四部委發布《關(guan) 於(yu) 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要求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媒體(ti) 稱部分新能源車企已經上調售價(jia) 。

  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對話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hui) 秘書(shu) 長崔東(dong) 樹,“退坡”補貼後,新能源汽車市場何去何從(cong) ?

  

  記者:補貼“退坡”通知已引發部分車企漲價(jia) ,消費者將受到怎樣的影響?

  崔東(dong) 樹:部分車企漲價(jia) 是正常的市場反應,未來出現更多漲價(jia) 的可能性並不大。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較快,年銷量已達三百萬(wan) 之巨大體(ti) 量,綜合成本相應下降。在此背景下,更多車企會(hui) 采取更穩妥的態度,通過降成本等措施確保消費者享受合理價(jia) 格。

  與(yu) 此同時,本次補貼政策調整仍是向消費者讓利,給消費者一個(ge) 穩定的購買(mai) 預期。2022年保持現行購置補貼技術指標體(ti) 係框架及門檻要求不變,且補貼規模上限將被取消,即消費者買(mai) 多少車,就給多少補貼。此舉(ju) 對消費者是最大利好,大家可能看到入門級低成本產(chan) 品與(yu) 高端產(chan) 品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麵。

  記者: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繼續領跑全球,展示出怎樣的發展態勢?相比傳(chuan) 統燃油汽車如何?

  崔東(dong) 樹:傳(chuan) 統車發展麵臨(lin) 瓶頸,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乘用車市場的變化可謂極其明顯。去年12月,乘用車零售量為(wei) 211萬(wan) 台,同比下降8%,其中新能源汽車達47.5萬(wan) 台,同比增長達128%,新能源汽車獲得了超強的市場認可,體(ti) 現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程度的大幅提升。

  記者:這幾年實施的新能源補貼政策是否實現了促進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成長的預期成果?

  崔東(dong) 樹:國家通過補貼來促進行業(ye) 技術進步,帶來2020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爆炸性增長,政策客觀而言是很好的。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產(chan) 品成熟,產(chan) 業(ye) 規模擴大,補貼也進入了相對穩定化的階段。2018年,新能源補貼政策開始逐步退坡,到2020年就實現了10萬(wan) 元到2萬(wan) 多元的迅速下降,2022年將隻有1萬(wan) 2千多元的補貼。

  記者:以更宏觀的視角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將有怎樣的發展?

  崔東(dong) 樹:新能源車發展是一個(ge) 世界性的產(chan) 品潮流。在互聯網、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基礎上,新能源汽車工藝將迎來更大創新,實現產(chan) 品設計的優(you) 化、簡化和集成化。

  新能源汽車將不僅(jin) 是機械化的電動車,同時是智能化、模塊化的智能終端產(chan) 品。這啟示車企,要實現從(cong) 單純機械企業(ye) 到全體(ti) 係智能高科技企業(ye) 的自我革新,實現全站自主研發,整合資源,用體(ti) 係化的能力降低成本,為(wei) 消費者帶去更舒適的駕駛體(ti) 驗。

  監製:白中華

  記者:王嫻

  編輯:劉紅偉(wei) 、王一夏、娜孜葉·木沙江、劉曉琛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