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央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鬆成:降息不是大水漫灌 有利於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發布時間:2022-01-18 09:14: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月17日消息(記者蔣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央行今天(17日)發布公告,為(wei) 了維護銀行體(ti) 係流動性合理充裕,今天開展7000億(yi) 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000億(yi) 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兩(liang) 項操作的中標利率都下調10個(ge) 基點。1年期MLF操作利率由2.95%降到2.85%,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由2.2%降到2.1%。

  1月17日當天,市場共有5000億(yi) 元中期借貸便利和100億(yi) 元逆回購到期。央行開展7000億(yi) 元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1000億(yi) 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屬於(yu) 超量續做,實現單日公開市場淨投放2900億(yi) 元。

  央行降息引發業(ye) 內(nei) 高度關(guan) 注。央行為(wei) 什麽(me) 在這個(ge) 時間窗口降息?降息釋放哪些信號?會(hui) 如何影響中國宏觀經濟的走勢?帶著這些疑問,總台央廣記者對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央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鬆成進行了獨家專(zhuan) 訪。

  

  央行這次降息10BP,大部分專(zhuan) 家都表示符合市場預期,為(wei) 穩增長創造良好貨幣政策環境。他如何看待此次央行降息?我國後續經濟走勢如何?

  盛鬆成說,1年期MLF操作利率由2.95%降到2.85%,7天OMO利率由2.2%降到2.1%。MLF操作利率和OMO利率都是政策利率。央行於(yu) 2020年2月和4月兩(liang) 次調低MLF和OMO中標利率,先後調降10BP和20BP。與(yu) 前兩(liang) 次相比,這一次降息幅度是比較適中的。2021年央行兩(liang) 次下調金融機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12月1年期LPR下調5個(ge) 基點,這次政策利率下調是調控政策的延續。

  他指出,本次政策利率下調表明貨幣政策逆周期調控力度加強,這也是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穩定經濟增長的實際措施。降息首先降低了金融機構資金成本,從(cong) 而鼓勵金融機構為(wei) 實體(ti) 經濟提供更多、成本更低的信貸支持。同時,經2019年LPR改革後,實體(ti) 經濟貸款根據LPR定價(jia) ,LPR則是在MLF利率基礎上加點形成的。因此MLF利率下降大概率會(hui) 帶動LPR下降,從(cong) 而直接降低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更好地支持“六穩”“六保”。

  盛鬆成說,央行降息不是大水漫灌。從(cong) 國內(nei) 物價(jia) 走勢和國際金融環境來看,現階段的確是一個(ge) 比較好的降息窗口期。

  “一是物價(jia) 不會(hui) 成為(wei) 製約。12月份,我國CPI、PPI同比增速分別為(wei) 1.5%和10.3%,分別比上個(ge) 月下降0.8個(ge) 和2.6個(ge) 百分點。2021年全年,CPI累計同比增速僅(jin) 為(wei) 0.9%,是近年來的低點。二是美國目前經濟熱、物價(jia) 高,12月美國CPI與(yu) 核心CPI同比分別增長7%和5.5%,是最近40年來的高點。3月份TAPER結束後美聯儲(chu) 很可能開始加息。美聯儲(chu) 加息將縮小中美利差,會(hui) 對人民幣形成貶值壓力,可能導致資本外流,所以目前我們(men) 要抓緊美聯儲(chu) 還沒有加息的窗口期,實施降息等較為(wei) 寬鬆的宏觀經濟政策。”盛鬆成說。

  在盛鬆成看來,降息等調控政策有效落地,將助力中國經濟企穩回升。

  盛鬆成說:“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1年經濟數據,全年GDP增速達8.1%,但每個(ge) 季度GDP同比增速都持續下滑,四個(ge) 季度分別為(wei) 18.3%、7.9%、4.9%和4.0%。我認為(wei) ,目前我國經濟運行在底部區間,預計今年二季度經濟會(hui) 企穩,下半年會(hui) 回升。如果政策有效落實,企穩回升的時間還可能提前。無論是根據以往經驗還是從(cong) 目前經濟麵臨(lin) 的內(nei) 外部環境看,我國都應加大逆周期調控力度,縮短經濟築底的時間,尤其要改善市場預期,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保護、激發市場主體(ti) 的活力和積極性。”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