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為群眾辦實事”中踐行初心
學以致用,方為(wei) 真學;知行合一,是為(wei) 真知。
結合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北京市深入開展“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把學習(xi) 成效切切實實轉化為(wei) 工作動力和成效。據統計,2021年以來,全市市級和區級層麵製定的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已全部完成,街道(鄉(xiang) 鎮)層麵製定的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已完成7788項。廣大黨(dang) 員幹部以群眾(zhong) 所思所盼為(wei) 努力方向,用心用情用力解決(jue) 基層困難事、百姓煩心事,提升廣大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每月一題
專(zhuan) 攻“難啃的硬骨頭”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民生實事政府年年都在辦,但有一些疑難問題,因為(wei) 各種原因,多年得不到解決(jue) 。
最典型的當數房產(chan) 證:房子已經入住好幾年,“大紅本”卻遲遲拿不到手,辦戶口、孩子上學都麻煩……根據市規自委2020年就已摸清的底數:因土地征收、建設手續、工程核驗等單個(ge) 或多個(ge) 問題,全市存在住宅類曆史遺留不動產(chan) 登記問題項目911個(ge) ,涉及房屋約57萬(wan) 套。
麵對這類經年累月的疑難問題,是繞著走還是“勇開頂風船”?市委市政府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2021年,本市接訴即辦工作創新推出了“每月一題”工作機製。即從(cong) 2020年度群眾(zhong) 撥打熱線448萬(wan) 餘(yu) 件訴求中,篩選出房產(chan) 證難辦、預付費行業(ye) 監管、房屋維修、老舊小區改造等12類主題、27個(ge) 高頻難點民生問題,梳理形成603項具體(ti) 清單任務,由12個(ge) 主責部門牽頭,抓住共性問題推動“主動治理、未訴先辦”,讓群眾(zhong) 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解決(jue) 房屋“辦證難”是“每月一題”的頭號問題。
對於(yu) 海澱區花園路街道小關(guan) 街5號樓居民馬雅平來說,2021年4月12日是極其難忘的一天。這天,5號樓包括她在內(nei) 的50戶居民領到了苦盼25年的房產(chan) 證。“這事兒(er) 能辦成,要感謝街道等方方麵麵的力量為(wei) 我們(men) 協調。”馬雅平感動地說。
小關(guan) 街5號樓房產(chan) 證辦理難和曆史上政策變化、產(chan) 權單位改製等多重因素相關(guan) 。為(wei) 了啃下這塊“硬骨頭”,花園路街道多次“吹哨”規自委海澱分局、海澱區房管局、區國資委、區不動產(chan) 登記中心、產(chan) 權單位,一起研討房屋產(chan) 權證的辦理途徑。各部門聯手,終於(yu) 蹚出了一條解決(jue) 這一曆史疑難問題的可行道路,居民盼了多年的“大紅本”終於(yu) 見著了。
這不是孤例。過去一年來,全市共為(wei) 198個(ge) 項目、16.8萬(wan) 套房屋解決(jue) 房產(chan) 證辦理難題,曾經為(wei) “大紅本”煩惱的數十萬(wan) 居民心裏終於(yu) 踏實了。
和辦理房產(chan) 證一樣,“每月一題”的12類民生問題普遍存在涉及部門多、推進難度大、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等特點。因為(wei) 難,“每月一題”中的每項民生難題,都明確一個(ge) 部門牽頭負主責,相關(guan) 單位協同配合,共同分析問題、剖析原因、厘清思路、明確目標。督查督辦、回訪評估環節也同步跟上,形成一個(ge) 完整的閉環係統,為(wei) “每月一題”提速。
一位基層幹部坦言,過去很多難題,作為(wei) 基層政府是心有餘(yu) 而力不足,“每月一題”工作機製推出後,破解難題的底氣明顯增強了,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的勁頭更足了!
黨(dang) 員下沉一線
群眾(zhong) 有問題敞開談
實事辦得好不好,由群眾(zhong) 說了算。
通州天時名苑小區緊臨(lin) 地鐵八通線,地鐵線建在高架上,離最近的居民樓隻有40米。“夜裏11點還有列車經過,剛睡著就被噪聲吵醒。”為(wei) 這事兒(er) ,居民們(men) 紛紛抱怨。
2021年,在多方關(guan) 注下,天時名苑小區隔音屏加裝事宜進入“快車道”。小區所在的楊莊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的黨(dang) 員們(men) 每周都要到天時名苑“報到”,向居民代表報告治理方案、最新進展,並建起微信群,鼓勵大家“有什麽(me) 話盡管說、有什麽(me) 問題敞開談”。街道黨(dang) 員帶著居民的意見一趟趟跑,聯係各有關(guan) 部門,把期盼一項項落進方案。
2021年3月,市交通委會(hui) 同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委員會(hui) 、北京地鐵公司、京投公司、市生態環境局、通州區政府等多個(ge) 單位協調推進天時名苑噪聲治理工作。去年10月17日,加裝隔音屏工程正式施工,12月23日完工,困擾居民多年的噪音問題得到徹底解決(jue) 。
“和居民溝通的微信群裏從(cong) 滿腹牢騷到滿屏‘大拇指’,我們(men) 欣慰沒有辜負群眾(zhong) 期待,更欣慰街道黨(dang) 員幹部不懼怨聲,伏下身子、邁開步子,用心傾(qing) 聽民聲,用情化解民憂。”楊莊街道黨(dang) 工委副書(shu) 記董彥感歎道。
隻有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才能發現真問題,把實事辦到居民心尖兒(er) 上。
建於(yu) 上世紀90年代的大興(xing) 區林校路興(xing) 政東(dong) 裏北院小區,停車位緊缺一直是個(ge) 老大難問題,有居民調侃,深夜回家,經常是“繞樹三匝,無枝可棲”,恨不能扛著車上樓。去年,街道推動實施“新增一個(ge) 車位”工程,小區“有車一族”個(ge) 個(ge) 拍手叫好。
小區本就逼仄,新車位從(cong) 哪兒(er) 來?原來街道社區之前通過實地調查,已經做了充分的“功課”。通過改移自行車棚、清理堆積物、拆除廢棄花壇,新增了26個(ge) 車位,加上之前已有的40多個(ge) 車位,基本能滿足小區居民的停車需求。“車位寬度、進出角度設計得很合理,我一把就能倒進去。”居民張琪為(wei) 這件實事連連點讚。2021年,擁有40個(ge) 老舊小區的林校路街道,用這類方式新增了700餘(yu) 個(ge) 車位,大大緩解了居民的停車難題。
結合區域實際,製定重點民生項目清單。去年以來,本市各區製定的1192項“27+X”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確定的2982項具體(ti) 任務已全部完成。全市343個(ge) 街道(鄉(xiang) 鎮)製定的7818項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已完成7788項,確定的14435項具體(ti) 任務已完成14393項,需要長期堅持的部分事項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
疫情防控
聞訊而動精準施策
2021年,疫情多次反複,“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與(yu) 疫情防控工作緊密結合。在疫情期間,黨(dang) 員幹部衝(chong) 在了服務群眾(zhong) 的第一線。
“我每天都要吃降壓藥,可現在小區突然封控,藥瓶裏隻剩1天的量了……” 2021年8月,因出現確診病例,房山區閻村鎮樂(le) 活城社區實行封控管理,封控的第一天,閻村鎮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人員就接到了一位老人的求助電話。
“我們(men) 馬上記錄下老人需要的藥品名稱,由黨(dang) 員樓長上門取居民的醫保卡和現金,然後緊急聯係閻村鎮衛生院準備藥品。”黨(dang) 員劉詠利說,備藥的同時,指揮部的工作人員出發了,很快取回藥品,再經過消毒,由樓長身著防護服送到居民家門口。
有一辦一,舉(ju) 一反三,黨(dang) 員幹部們(men) 意識到,可能有更多居民也麵臨(lin) 這樣的困難。隨即,一張張購藥明細卡被製作出來發到樓長手中,方便居民填寫(xie) 需求,機關(guan) 幹部和物業(ye) 工作人員組成了“代購小分隊”,隨時與(yu) 樓長保持信息暢通,鎮政府還專(zhuan) 門配了專(zhuan) 車提升運送效率。閻村鎮衛生院也開辟了專(zhuan) 門診室,安排精兵強將接收封控小區居民的購藥明細卡和醫保卡。
當得知昌平宏福苑小區因疫情封控管理後,宏福集團黨(dang) 群辦公室主任李豔,第一時間趕到宏福苑小區支援,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下,隱約能看到黨(dang) 徽的輪廓;豐(feng) 台區西羅園第一社區3棟樓被納入封控、管控區後,馬家堡東(dong) 裏社區居委會(hui) 主任、黨(dang) 委書(shu) 記於(yu) 洋趕來支援,每天往返十幾趟為(wei) 居民運送物資,防護服下的衣服濕了又幹、幹了又濕……
立足長遠
體(ti) 製機製不斷完善
“有難事就打12345”。自2019年以來,本市以12345熱線為(wei) 主渠道,逐漸形成接訴即辦快速響應機製。經過兩(liang) 年多的探索,接訴即辦立法有依據、實踐有基礎、基層有期待,通過立法把成果固化下來成為(wei) 共識。2021年1月,在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hui) 議上,張梅菊等26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關(guan) 於(yu) 製定接訴即辦條例的議案。
2021年9月24日,《北京市接訴即辦工作條例》公布實施。這是國內(nei) 第一部規範接訴即辦工作的地方條例。作為(wei) 一部適應市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為(wei) 民服務法”,“全麵接訴”是此法規一大特色。《條例》明確規定“訴求人為(wei) 了維護自身、他人正當權益或者公共利益,可以就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社會(hui) 管理、公共服務、民生需求等方麵的事項提出訴求”。
市市場監管局網站近日公布的《12345熱線服務與(yu) 管理規範》征求意見稿中更進一步提出,12345熱線電話應15秒內(nei) 接聽,連續24小時內(nei) 呼叫接通率應大於(yu) 或等於(yu) 95%;一般訴求應7天內(nei) 反饋,複雜疑難訴求應15天內(nei) 反饋。對於(yu) 無法直接派單至具體(ti) 承辦單位的訴求,派單至訴求所屬行政區域的區人民政府……
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服務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本市通過體(ti) 製機製的創新,將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成果固化為(wei) 可持續的長效機製。全市240萬(wan) 餘(yu) 名黨(dang) 員,將以隻爭(zheng) 朝夕的精神狀態,把“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持續推向深入,譜寫(xie) 更加溫暖的民生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