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福利機構管理規範增公共衛生要求

發布時間:2022-01-19 08:52:00來源: 北京日報

  為(wei) 做好疫情防控,社會(hui) 福利機構應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製度和應急預案,采用集中空調通風係統的機構,需按要求定期對係統進行消毒、殺菌。記者從(cong) 市民政局了解到,即將於(yu) 4月1日實施的北京市地方標準《社會(hui) 福利機構安全管理規範》增加公共衛生安全章節,對消毒、隔離、防護等內(nei) 容進行了明確。

  新修訂的北京市地方標準《社會(hui) 福利機構安全管理規範》規定了社會(hui) 福利機構的安全總則、建築安全、設備設施安全、消防安全、危險作業(ye) 安全、食品安全、照料服務安全、醫療護理服務安全、康複服務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等要求。該規範結合社會(hui) 福利機構現實情況,為(wei) 社會(hui) 福利機構內(nei) 不同崗位工作人員“劃重點”,提高了標準適用性及可操作性。

  規範明確,社會(hui) 福利機構應采用安全型電源、插座、照明燈具,機構內(nei) 不應使用電熱毯、電磁爐、熱得快等大功率電熱器具。電動自行車、電動輪椅等電池驅動工具停放及集中充電場所的設置、管理,應符合《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防火設計標準》的要求。規範還明確,社會(hui) 福利機構不應私自拆移改動燃氣設施,不應私自安裝燃氣熱水器、取暖器和其他燃氣器具。

  為(wei)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社會(hui) 福利機構應設置監控設備或監控係統,監控範圍應覆蓋重點區域,有監控係統的機構應設置控製室。監控設備圖像信息存儲(chu) 時間應不少於(yu) 30天,其他圖像信息存儲(chu) 時間應不少於(yu) 15天,涉及重大事件的錄像應永久保存,並對數據進行備份。

  據了解,結合當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新修訂的《社會(hui) 福利機構安全管理規範》增加了公共衛生安全章節。根據該規範,社會(hui) 福利機構應建立院內(nei) 感染防控預防管理小組和傳(chuan) 染病預防監測機製,預防傳(chuan) 染病傳(chuan) 播;應建立健全公共衛生管理製度、培訓製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製度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從(cong) 業(ye) 人員應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證明。

  規範明確,社會(hui) 福利機構居室和公共場所空氣應保持流通,室內(nei) 空氣質量應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要求。采用集中空調通風係統的機構,應按照相關(guan) 要求定期對係統進行消毒、殺菌。服務對象或服務人員出現疑似症狀或被確診為(wei) 疑似病例的,應送定點醫療機構就診,並報告相關(guan) 部門,如需院內(nei) 隔離觀察,應設置專(zhuan) 門隔離區域。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