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40分鍾內“揪出”病毒 比常規方法靈敏10倍

發布時間:2022-01-19 08:53: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不僅(jin) 是展示奧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舞台,也是展現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果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北京已經在冬奧場景先後測試和使用了200多項技術,涉及信息工程與(yu) 軟件工程、公共安全、高清視頻、5G和新能源等領域,適用智慧、綠色、安全、防疫等60多個(ge) 細分應用場景,已確定賽時應用70餘(yu) 項。其中20餘(yu) 項在技術先進性和應用展示度方麵極具代表性。從(cong) 今天起,本報將陸續呈現“科技冬奧”的這些精彩亮點。

  在境外病例輸入引發的疫情傳(chuan) 播中,通過環境傳(chuan) 播如氣溶膠和物體(ti) 表麵是非常重要的傳(chuan) 播途徑。目前我國防控境外輸入的方法已經很有成效,但在環境傳(chuan) 播尤其是氣溶膠方麵仍存在一些漏洞,即將召開的北京冬奧會(hui) 更是急需典型環境中氣溶膠新冠病毒的監測技術。為(wei) 彌補不足,早在2020年10月,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北京市科委的直接領導下,清華大學聯合北京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昌平實驗室等單位的科學家開展應急攻關(guan) ,開發完成了公共空間生物氣溶膠新冠病毒核酸監測係統,按照計劃,該項目將在冬奧會(hui) 多個(ge) 場館布置氣溶膠采集器,為(wei) 冬奧會(hui) 提供全麵氣溶膠新冠病毒檢測保障。

  檢測靈敏度是常規方法10倍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北京中關(guan) 村生命科學園生物氣溶膠檢測實驗室內(nei) 見到了這套生物氣溶膠新冠病毒核酸監測係統,它由兩(liang) 部分組成:便攜式氣溶膠采集器和一體(ti) 化高靈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儀(yi) 。其中,氣溶膠采集器由北京大學環境學院要茂盛團隊前期開發完成,空氣流量達到400升/分鍾,顆粒收集切割點為(wei) 0.58微米,病毒富集效率高,為(wei) 國內(nei) 同類產(chan) 品最高。

  一體(ti) 化高靈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儀(yi) 由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係劉鵬團隊應急開發完成。該係統采用微流控平台結合新型核酸提取與(yu) 擴增技術,使新冠病毒的檢測靈敏度達到20拷貝/毫升,比常規qPCR方法靈敏10倍(常規方法是200拷貝/毫升);全流程分析時間小於(yu) 40分鍾,實現自動化和全封閉式的新冠檢測。去年4月至7月期間,該係統在北京地壇醫院進行了超過100例樣本的臨(lin) 床測試驗證,測試結果顯示該係統陽性檢出率達到現有實時熒光定量PCR體(ti) 係檢出率的三倍。

  測試賽檢測成功率100%

  新的技術需要經過真刀真槍的驗證才能最終上陣。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去年10月至12月,清華大學劉鵬、王建斌團隊在昌平實驗室的支持下,先後在首都體(ti) 育館、國家速滑館、冰立方、五棵鬆冰上中心、國家體(ti) 育場五個(ge) 奧運場館和主媒體(ti) 中心,以及西苑賓館、紫玉賓館兩(liang) 家簽約酒店進行了氣溶膠采樣和檢測工作。測試賽期間共采集和檢測了348例標本,檢測成功率100%。

  值得一提的是,該係統在冬奧測試賽中進行了廣泛應用和驗證,並針對賽時的防疫條件進行了優(you) 化,貼合冬奧比賽場景的要求。通過測試賽的實操演練,該產(chan) 品已經形成了完整閉環管理情形下的氣溶膠新冠病毒監測操作規範,得到冬奧場館防疫部門的認可。

  將為(wei) 冬奧會(hui) 提供全麵保障

  為(wei) 進一步推動該技術在北京冬奧上的應用,由北京市科委牽頭,會(hui) 同北京市疾控、市藥監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計量院等單位和各方麵的專(zhuan) 家,共同明確了該技術的市場準入條件和使用中的安全性問題。去年8月至9月,市計量院完成了生物氣溶膠采樣器、自動化全集成高靈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係統(環境樣本)兩(liang) 項產(chan) 品的第三方測試和企業(ye) 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具備了上市銷售的條件。同時,研發團隊按照專(zhuan) 家意見在P3實驗室進行了充分實驗驗證,證明了氣溶膠采集的安全性。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該項目經過科技冬奧的層層遴選,已被確定為(wei) 科技冬奧所有場館實施的項目之一。目前冬奧組委已經下發《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期間生物氣溶膠新冠病毒監測及應對方案》,正式推進冬奧期間的氣溶膠檢測。按照計劃,項目組在冬奧會(hui) 多個(ge) 場館布置氣溶膠采集器,在昌平實驗室和主媒體(ti) 中心設置臨(lin) 時檢測站,為(wei) 冬奧會(hui) 提供全麵氣溶膠新冠病毒檢測保障。

  文/本報記者 雷嘉

  攝影/本報記者 崔峻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