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兩個確立”是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根本保證

發布時間:2022-01-19 15:27:00來源: 《光明日報》

  作者:李包庚(浙江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寧波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

  一百年前誕生於(yu) 國家內(nei) 憂外患、民族危難之時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何以能夠篳路藍縷,一路從(cong) 苦難走向輝煌?回望百年黨(dang) 史不難發現,維護黨(dang) 的核心和黨(dang) 中央權威與(yu) 堅持馬克思主義(yi) 的指導,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不斷取得勝利的密碼。在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上,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以下簡稱《決(jue) 議》)指出:“黨(dang) 確立習(xi) 近平同誌黨(dang) 中央的核心、全黨(dang) 的核心地位,確立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曆史進程具有決(jue) 定性意義(yi) 。”“兩(liang) 個(ge) 確立”這一重大政治命題,是唯物史觀的時代表達,為(wei) 我們(men)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指引和堅強的領導保證。

  1.維護黨(dang) 的核心和黨(dang) 中央權威與(yu) 確立黨(dang) 的指導思想是唯物史觀的基本要求

  偉(wei) 大的人民需要偉(wei) 大的領袖,偉(wei) 大的實踐需要偉(wei) 大的思想。在無產(chan) 階級改變世界的偉(wei) 大實踐中,維護黨(dang) 的核心和黨(dang) 中央權威與(yu) 確立黨(dang) 的指導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唯物史觀認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不僅(jin) 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還是變革社會(hui) 的決(jue) 定力量。無產(chan) 階級領袖本身也是人民群眾(zhong) 的一分子,與(yu) 人民群眾(zhong) 血肉相連、唇齒相依,是“時勢”中造就的“英雄”,能夠傾(qing) 聽人民心聲、反映時代要求,提出引領社會(hui) 變革的先導性思想,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指明前進方向。正如馬克思所說:“每一個(ge) 社會(hui) 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把他們(men) 創造出來。”在無產(chan) 階級政黨(dang) 變革世界的曆史過程中,如果沒有一個(ge) 權威領袖,政黨(dang) 的組織力、凝聚力、戰鬥力就難以發揮,“改變世界”的目標就難以實現。從(cong) 國際共產(chan) 主義(yi) 運動史來看,維護黨(dang) 的核心和領袖的權威,始終是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的基本原則。1872年,恩格斯在致卡洛·特爾察吉的信中指出:“巴黎公社遭到滅亡,就是由於(yu) 缺乏集中和權威。”列寧也曾指出:“政黨(dang) 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被選出擔任最重要職務而稱為(wei) 領袖的人們(men) 所組成的比較穩定的集團來主持的。”毛澤東(dong) 同誌多次批判山頭主義(yi) 的錯誤,強調“實行一元化的領導很重要,要建立領導核心,反對‘一國三公’”。總之,無產(chan) 階級在改變世界的偉(wei) 大實踐中,隻有確立堅強的領導核心,才有望取得成功。

  哲學作為(wei) “時代精神的精華”,具有能動的反作用,這是無產(chan) 階級政黨(dang) 需要確立自己指導思想的哲學依據。“哲學把無產(chan) 階級當作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無產(chan) 階級把哲學當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在馬克思的理論視域裏,“無產(chan) 階級”和他所改造的“哲學”,是變革世界的兩(liang) 大“武器”,二者相互依存。馬克思十分重視哲學武裝無產(chan) 階級的重要作用,認為(wei) “理論一經掌握群眾(zhong) ,也會(hui) 變成物質力量”。馬克思主義(yi) 哲學作為(wei) “時代精神的精華”,是無產(chan) 階級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為(wei) 人類社會(hui) 進步指明了方向。馬克思在批判舊世界的過程中,擘畫了未來社會(hui) 的美好藍圖,指明了人類解放的道路,深刻改變了中國和世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yi) 那樣對人類產(chan) 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yi) ,催生了偉(wei) 大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從(cong) 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鬥爭(zheng) 就有了主心骨,中國人民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為(wei) 主動。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一百年來,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在實踐中與(yu) 時俱進地發展馬克思主義(yi) ,使得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當前,世界風雲(yun) 變幻,各種思潮交鋒激蕩。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征程中,路上的風險、困難和挑戰前所未有,隻有堅定維護黨(dang) 的核心和黨(dang) 中央權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才能抵製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黨(dang) 的事業(ye) 才能不迷失方向。

  2.維護黨(dang) 的核心和黨(dang) 中央權威與(yu) 確立黨(dang) 的指導思想是黨(dang) 的百年奮鬥不斷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

  黨(dang) 的百年奮鬥史充分證明,什麽(me) 時候全黨(dang) 堅定維護黨(dang) 的核心和黨(dang) 中央權威,黨(dang) 的領導就會(hui) 加強,黨(dang) 的事業(ye) 就不斷取得勝利;反之,黨(dang) 的領導就會(hui) 弱化,黨(dang) 的事業(ye) 就會(hui) 遭受挫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成立之初,由於(yu) 缺乏經驗,對革命形勢的艱巨性、複雜性估計不足,片麵依賴共產(chan) 國際的指示與(yu) 蘇共的經驗,未能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導致黨(dang) 內(nei) 教條主義(yi) 、本本主義(yi) 等錯誤泛濫。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年幼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由於(yu) 沒能形成兼具馬克思主義(yi) 理論水平和中國革命實踐能力的堅強領導核心,在王明“左傾(qing) ”錯誤思想指導下遭受失敗,紅軍(jun) 被迫長征。曆史的幸運在於(yu) ,湘江戰役、通道轉兵和黎平會(hui) 議之後,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yi) 會(hui) 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dong) 同誌在黨(dang) 中央和紅軍(jun) 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以毛澤東(dong) 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yi) 正確路線在黨(dang) 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dong) 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ti) ,開啟了黨(dang) 獨立自主解決(jue) 中國革命實際問題新階段,在最危急關(guan) 頭挽救了黨(dang) 、挽救了紅軍(jun) 、挽救了中國革命”。之後,紅軍(jun) 麵貌煥然一新,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黨(dang) 的六屆七中全會(hui) 通過的《關(guan) 於(yu) 若幹曆史問題的決(jue) 議》明確指出,“黨(dang) 在奮鬥的過程中產(chan) 生了自己的領袖毛澤東(dong) 同誌”。新中國成立後,黨(dang) 的七屆四中全會(hui) 通過的《關(guan) 於(yu) 增強黨(dang) 的團結的決(jue) 議》指出,“黨(dang) 的團結的唯一中心是黨(dang) 的中央”。毛澤東(dong) 同誌強調,“領導我們(men) 事業(ye) 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必須有中央的強有力的統一領導,必須有全國的統一計劃和統一紀律”。1980年《關(guan) 於(yu) 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規定,“全黨(dang) 服從(cong) 中央,是維護黨(dang) 的集中統一的首要條件”。黨(dang) 的十一屆六中全會(hui) 通過的《關(guan) 於(yu) 建國以來黨(dang) 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jue) 議》,對毛澤東(dong) 同誌的曆史地位和毛澤東(dong) 思想作出了科學評價(jia) 。鄧小平同誌指出,“任何一個(ge) 領導集體(ti) 都要有一個(ge) 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要有意識地維護一個(ge) 核心”。這是總結黨(dang) 的曆史經驗得出的科學結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黨(dang) 的領導全麵加強,“兩(liang) 個(ge) 維護”成為(wei) 全黨(dang) 在革命性鍛造中形成的共同意誌,成為(wei)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最寶貴的重大政治成果。《決(jue) 議》指出:“黨(dang) 確立習(xi) 近平同誌黨(dang) 中央的核心、全黨(dang) 的核心地位,確立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曆史進程具有決(jue) 定性意義(yi) 。”我們(men) 要全麵領會(hui) “決(jue) 定性意義(yi) ”的深刻內(nei) 涵,深刻認識維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黨(dang) 中央的核心、全黨(dang) 的核心地位,決(jue) 定道路方向,決(jue) 定事業(ye) 成敗,決(jue) 定黨(dang) 的興(xing) 衰,決(jue) 定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從(cong) 而在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上更加堅定與(yu) 自覺。

  黨(dang) 的百年奮鬥史也充分證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一個(ge) 高度重視理論創新、善於(yu) 進行理論創新並將所取得的豐(feng) 碩理論創新成果用以指導社會(hui) 實踐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先後創立了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順應時代發展,從(cong) 理論和實踐結合上係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me) 樣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什麽(me) 樣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麽(me) 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等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新的飛躍。

  曆史昭示未來。從(co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實踐看,全黨(dang) 有公認的領袖作為(wei) 核心,有經過實踐檢驗的馬克思主義(yi) 科學理論作為(wei) 指導,是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決(jue) 議》鮮明提出“兩(liang) 個(ge) 確立”,是順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奮鬥曆史邏輯的必然結論。正是基於(yu) 這個(ge) 曆史邏輯,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征程中,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堅定維護黨(dang) 的核心和黨(dang) 中央權威。

  3.“兩(liang) 個(ge) 確立”是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根本保證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men) 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向人民、向曆史交出了一份優(you) 異的答卷。當前,我們(men) 已經踏上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men) 要看清楚過去為(wei) 什麽(me) 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以史為(wei) 鑒,才能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wei) 大夢想。

  “確立習(xi) 近平同誌黨(dang) 中央的核心、全黨(dang) 的核心地位”是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政治保證。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偉(wei) 大的曆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貫徹黨(dang) 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攬偉(wei) 大鬥爭(zheng) 、偉(wei) 大工程、偉(wei) 大事業(ye) 、偉(wei) 大夢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出台一係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係列重大舉(ju) 措,推進一係列重大工作,戰勝一係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jue) 了許多長期想解決(jue) 而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我們(men) 要繼續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勝利,走好新時代的趕考之路,就必須自覺而堅決(jue) 地維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黨(dang) 中央的核心、全黨(dang) 的核心地位,維護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確立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指導地位”是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理論保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好,歸根到底是因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行。馬克思主義(yi) 之所以行,就在於(yu) 黨(dang) 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並用以指導實踐。”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並充分運用黨(dang) 成立以來的曆史經驗,從(cong) 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決(jue) 議》用“十個(ge) 明確”進一步對這一思想的核心內(nei) 容作了係統概括,並指出:“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yi) ,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新的飛躍。”這一重大論斷科學闡明了這一思想的理論內(nei) 涵和重大意義(yi) ,標明了它在馬克思主義(yi) 發展史、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在新的征程上,我們(men) 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切實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以新氣象新作為(wei) 創造新的曆史偉(wei) 業(ye) 。

  總之,確立習(xi) 近平同誌黨(dang) 中央的核心、全黨(dang) 的核心地位,確立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指導地位,是曆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基於(yu) 百年奮鬥、犧牲和創造所提出的重大政治判斷,反映了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關(guan) 乎黨(dang) 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關(guan) 乎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的興(xing) 衰成敗,對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具有決(jue) 定性意義(yi) 。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19日 06版)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