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科技冬奧”200多項技術成果為冬奧會提供有力支撐
央廣網北京2月16日消息(記者黃玉玲)16日,2022北京新聞中心舉(ju) 辦科技冬奧有關(guan) 情況專(zhuan) 場新聞發布會(hui) ,科技部社會(hui) 發展科技司司長祝學華介紹,在北京冬奧組委統籌協調下,科技部會(hui) 同國家體(ti) 育總局、北京市、河北省等有關(guan) 部門和地方製定了“科技冬奧(2022)行動計劃”,圍繞“零排供能、綠色出行、5G共享、智慧觀賽、運動科技、清潔環境、安全辦賽、國際合作”等8個(ge) 方麵統籌設計重點任務。
祝學華表示,針對辦賽、參賽、觀賽等冬奧會(hui) 重大科技需求,科技部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設立並組織實施了“科技冬奧”重點專(zhuan) 項。攻克了一批關(guan) 鍵核心技術,示範了一批前沿引領技術,轉化了一批綠色低碳技術,建設了一批示範工程。圍繞場館、運行、指揮、安保、醫療、氣象、交通、轉播、觀賽等關(guan) 鍵場景,500多家單位、超過萬(wan) 名科研人員參與(yu) 研發的200多項技術成果已在測試賽、運動員訓練、正式比賽中開展了示範應用,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高質量辦賽和高水平參賽提供了有力支撐。
祝學華提到,在辦賽方麵,解決(jue) 了雪車雪橇賽道、國家跳台滑雪中心和速滑館等場館設計、建造和運維技術難題,支撐鳥巢智能化和水立方冰水轉換等場館改造。國家速滑館已成為(wei) 綠色低碳和智慧場館的代表。2月2日開始的火炬傳(chuan) 遞活動中,手持火炬在大風、低溫環境中穩定燃燒,打造“永不熄滅的火炬”,同時通過機器人完成水下火炬傳(chuan) 遞,展示了我國機器人技術實力。在參賽方麵,研發了科學化訓練方法和裝備,為(wei) 運動員取得優(you) 異成績提供了有力支撐。在觀賽方麵,研發雲(yun) 轉播平台、VR觀賽、智能語音服務等技術,提升觀賽體(ti) 驗,打造冬奧的“科技感、未來感”。
祝學華強調,“科技冬奧”不僅(jin) 滿足北京冬奧會(hui) 籌辦和參賽的重大科技需求,同時也將對後奧運時代的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一方麵,加大對壓雪車、造雪機、滑雪板、冰刀等裝備研發投入,提升了冰雪運動裝備自主研發和供給能力,促進了冰雪運動普及和冰雪體(ti) 育產(chan) 業(ye) 發展,有力支撐“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另一方麵,通過推動5G、氫能出行、智能車聯網、100%清潔電力等高新技術在冬奧會(hui) 中示範應用,帶動5G通信、綠色出行、零排供能等產(chan) 業(ye) 發展。比如,北京冬奧會(hui) 打造的5G網絡應用新範式,不僅(jin) 突破了低溫大風和冰雪天氣等條件下設備穩定運行關(guan) 鍵技術,還拓展多個(ge) 5G應用新模式,助力後奧運時代5G產(chan) 業(ye) 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