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評】委員建議加強抑鬱症篩查隱私保護 好事要辦好!
2022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有政協委員建議抑鬱症篩查體(ti) 檢要加強對未成年人的隱私保護。
被稱為(wei) “心靈感冒”的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2020年,中國青少年的抑鬱檢出率為(wei) 24.6%,其中重度抑鬱為(wei) 7.4%。早發現、早治療是防治青少年抑鬱症的關(guan) 鍵。為(wei) 此,2021年,教育部明確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ti) 檢內(nei) 容,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guan) 注。
相比軀體(ti) 疾病,抑鬱症等心理疾病比較容易遭到汙名化。未成年患者內(nei) 心本來就敏感脆弱,如果被篩查出“問題”,病情隱私還被泄露,那麽(me) 其心理壓力會(hui) 進一步增加,還可能被另眼相看,遭受二次傷(shang) 害。
因此,出台抑鬱症篩查體(ti) 檢明細規程,製定學生心理健康隱私保護辦法及隱私泄露追責機製,刻不容緩。此次政協委員提出保證篩查結果準確性、保護學生隱私,可謂適逢其時。
操作層麵,政協委員建議製定適合不同年齡段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篩查量表,多次篩查,不搞“一檢定性”,提高準確性;建議要求醫院對結果異常者“點對點”告知,嚴(yan) 格限定學校獲知篩查結果的知曉範圍,並製定學生心理健康隱私保護辦法和隱私泄露追責機製。
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ti) 檢,是一樁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好事要辦好,關(guan) 鍵在於(yu) 多為(wei) 患者考慮,細化程序、措施,更好保護抑鬱症患者,避免其再受傷(shang) 害。(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胡欣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