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150位北京殘障人士耗時2萬小時編織500束“榮耀之花”

發布時間:2022-03-10 08:47:00來源: 北京日報

  正在舉(ju) 行的北京冬殘奧會(hui) 上,獲獎的運動員登上頒獎台、高舉(ju) 獎牌和花束,萬(wan) 眾(zhong) 矚目。他們(men) 手中的花束不是傳(chuan) 統的鮮花,而是手工編織而成的,新穎、別致、精美,被稱為(wei) “永不凋零的榮耀之花”。編織者,是來自東(dong) 城、西城等北京10個(ge) 區的約150位殘障人士。

  “頒獎花束之所以讓我們(men) 做,不是因為(wei) 我們(men) 是殘障人士,而是因為(wei) 我們(men) 能做好。”負責人唐占鑫說。

  增加一枝藍色波斯菊

  “您好,您這邊能承接絨線手工製品的製作嗎?”2021年8月,北京脊髓損傷(shang) 者希望之家接到了北京市殘聯的來電。希望之家是一個(ge) 自助、互助、靈活就業(ye) 的殘障人士自組織,考慮傷(shang) 友們(men) 有一定的編織基礎,負責人唐占鑫當即應了下來。

  由於(yu) 保密要求,後來大家才知道,這批手工製品,是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hui) 頒獎花束——“榮耀之花”。

  興(xing) 奮之餘(yu) ,一場“頭腦風暴”無意中被掀起。“冬殘奧會(hui) 是我們(men) 殘障人士的運動盛會(hui) ,花束是不是應該體(ti) 現自強不息的精神?”“波斯菊怎麽(me) 樣?隻要有土的地方就能生長,花語是堅強!”一個(ge) 大膽的想法迸發出來:為(wei) “榮耀之花”添一枝象征堅強的波斯菊!

  方案遞到有關(guan) 部門,隨後被成功采納。在2022年1月1日公布的頒獎元素中,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頒獎花束大體(ti) 一致。其中,冬奧會(hui) 頒獎花束包括玫瑰、月季、鈴蘭(lan) 、繡球、月桂和橄欖6種寓意美好的花型,分別象征著友愛、堅韌、幸福、團結、勝利與(yu) 和平,而冬殘奧會(hui) 頒獎花束則在其基礎上額外增加了一枝藍色波斯菊,象征堅強。

  編織一束花需35個(ge) 小時

  秉承節儉(jian) 辦奧的理念,“榮耀之花”不用鮮切花,而采用非遺技藝“海派絨線編結技藝”手工編織。

  把幾團線編織成一束花,需要多久?答案是35個(ge) 小時。先鉤織花瓣、花蕊、葉子,再用金屬骨架將其組成單個(ge) 花枝,最後再組裝成一束絨線花……一針一線之間,下得是真正的“繡花功夫”。

  “就拿最難的月桂葉來說,一整束花上遍布著24片,用線最細、編織圈數最多、針法變換最複雜,熟手編織一片都需要20多分鍾。”編織者郭媛媛說。

  由於(yu) 身體(ti) 不便,他們(men) 克服了健全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有人為(wei) 了減少移動、節省時間,墊上了尿不濕;有人為(wei) 了防止久坐造成壓瘡,幹脆趴在床上編織……兩(liang) 個(ge) 半月裏,無一人中途退出。

  據粗略統計,150位殘障人士編織成500束“榮耀之花”,一共花費了約630萬(wan) 針,累計耗時近2萬(wan) 小時。

  做最嚴(yan) 格的“質檢員”

  每一束奧運之花,都要經過嚴(yan) 格的“奧運質檢”。質檢員不是別人,正是殘障朋友們(men) 自己。

  “整個(ge) 花束的骨架都是金屬,小花片裏纏繞著銅絲(si) ,花枝和花柄裏是鐵絲(si) 。”技術總監劉曉雲(yun) 說。冬殘奧會(hui) 上,運動員們(men) 身體(ti) 情況各有不同,領獎時不是所有人都能手捧花束,失去雙手的運動員則會(hui) 用頭部和肩頸來夾住花束。“這就要求絨線必須將所有金屬包裹起來,不能有一毫米金屬伸出紮傷(shang) 運動員。”

  於(yu) 是,在編織中,大家會(hui) 用絨線緊緊纏住每一截金屬的末端,保證肉眼看不到任何金屬。編織完每一枝花,都會(hui) 夾在自己頭部和肩頸之間,來回“拉鋸”,親(qin) 身感受有無金屬伸出。

  正是這樣的感同身受、匠人精神,讓每一束“榮耀之花”都精美、安全、無與(yu) 倫(lun) 比。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