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小故宮”萬壽寺年內重開
記者從(cong) 海澱區了解到,修繕4年多的萬(wan) 壽寺古建築群預計年內(nei) 重新開放。
萬(wan) 壽寺古建築群位於(yu) 海澱區紫竹橋北,始建於(yu) 明萬(wan) 曆五年(公元1577年),目前占地3.4萬(wan) 平方米,建築麵積1.2萬(wan) 平方米,院內(nei) 建築分為(wei) 中、東(dong) 、西三路,2006年被列為(wei)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京西小故宮”的美譽。馳名中外的永樂(le) 大鍾就曾懸掛於(yu) 萬(wan) 壽寺內(nei) 。北京藝術博物館坐落於(yu) 萬(wan) 壽寺內(nei) ,1987年正式建館,是北京市綜合性藝術類博物館。
2018年3月,萬(wan) 壽寺開始了曆史上的第五次大規模修繕,這也是繼1893年慈禧皇太後六旬慶典修繕之後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整體(ti) 保護修繕工程。
北京藝術博物館館長王丹介紹,此次修繕過程中有幾個(ge) “意外驚喜”:在清理一處清代垂花門遺址下的泥土時,發現了一座斷成四節的華表,華表是明代的,八棱狀的華表柱上雕刻著草花龍和卷草花,華表頂上蹲著麒麟(犼)。萬(wan) 壽寺天王殿前放置著一塊碩大的丹陛石,也是此輪修繕過程中發掘出來的。
此次修繕,更換、替補了部分木構件、磚瓦構件、脊飾構件,挖掘出了部分構件殘件。王丹介紹,北京藝術博物館重新開放後,將在大禪堂後簷牆處布置萬(wan) 壽寺建築構件展,其中最大的構件是萬(wan) 佛樓修繕時“抽梁換柱”換下來的第三根大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