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將修建5條森林步道 總長度100公裏
植樹活動拉開了北京森林文化節的序幕。何建勇 攝
3月28日,北京森林文化節在十三陵國家森林公園拉開帷幕。即日起至今年年底,全市百餘(yu) 家公園將推出200餘(yu) 場文化活動。記者從(cong)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北京今年將在十三陵國家森林公園、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京西林場、密雲(yun) 錐峰山林場修建5條森林步道,總長度為(wei) 100公裏。
踏青節、森林音樂(le) 會(hui) 等活動陸續亮相
昨日一大早,十三陵國家森林公園迎來了30名園林綠化工作者,他們(men) 揮鍬鏟土,在森林公園的蟒山景區栽下60棵樹苗,正式拉開了北京森林文化節的序幕。
今年文化節活動將貫穿全年,分為(wei) “森林遊賞、森林體(ti) 驗、森林音樂(le) 、森林科普”四大類型。其中,森林遊賞活動包括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正在舉(ju) 辦的踏青節、靜之湖森林公園將於(yu) 4月啟動的山花節、北宮國家森林公園將於(yu) 10月底推出的彩葉節等。
40餘(yu) 場體(ti) 驗活動將讓市民置身林中,從(cong) 文化視角體(ti) 驗森林,包括書(shu) 畫攝影、詩歌吟誦、森林手工、森林遊戲、森林閱讀等。森林音樂(le) 會(hui) 將以森林為(wei) 舞台,奏響人與(yu) 自然的和諧之聲。科普活動包括森林大篷車、森林大課堂、森林夏令營等,引導孩子們(men) 熱愛自然,傳(chuan) 承森林生態文化。
全市森林公園已有31家
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國有林場和種苗管理處處長曾小莉介紹,上世紀50年代起,北京風景名勝、水庫河流等重要區域周邊率先開展綠化荒山的植樹活動,並建立國有林場對樹木進行養(yang) 護,提升森林質量。近年來,林場走“場園一體(ti) ”的道路,逐步向市民開放,建設了西山國家森林公園、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十三陵國家森林公園等一大批森林公園,深受登山遠足及攝影愛好者的喜愛。目前,全市已有31家森林公園。
“下一步,北京市國有林場將在森林景觀優(you) 美、交通便利的區域建設森林公園、森林體(ti) 驗基地、森林康養(yang) 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森林步道,並逐步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開放。”曾小莉說,去年,京西林場建設了一條20公裏的森林步道。今年北京將在十三陵國家森林公園、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京西林場、密雲(yun) 錐峰山林場修建5條森林步道,總長度為(wei) 100公裏。
“森林步道的概念不是新建,而是選擇原有道路對其進行修整,使其更加規範,比如修複部分坍塌的路麵,在危險的地方加裝欄杆,對灌木叢(cong) 密集的地方進行疏通維護,在沿路加裝安全提醒標識標牌進行路線指引和科普教育。”曾小莉解釋說。
據北京市十三陵林場管理處森林公園管理科科長張宇介紹,蟒山景區森林步道即將建成開放,全長約14公裏。步道有五條分支,包括林間小道、木棧道、石台階棧道等。遊客可以沿著山脊,欣賞十三陵水庫和明十三陵風景,同時還可以穿越林海,感受大自然的獨特魅力。張宇說,此外,公園將其中一條分支開辟為(wei) 車行道,遊客可以把車開到半山腰,為(wei) 遊客登山提供了便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