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北京市供水設施首次完成全麵“體檢”

發布時間:2022-03-30 08:46:00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昨天(29日)從(cong) 北京市水務局獲悉,全市供水設施首次全麵“體(ti) 檢”自去年啟動,共涉及66座供水廠及相關(guan) 配套設施、12474公裏供水管線。目前普查已經完成。

  承災體(ti) 是自然災害直接威脅和影響的對象,城鄉(xiang) 房屋、道路交通、供水設施等都是重要的承災體(ti) 。這些承災體(ti) 與(yu) 人民生命財產(chan) 安全息息相關(guan) 。“開展承災體(ti) 普查,給首都供水設施做一次全麵‘體(ti) 檢’,是為(wei) 了在發病前找到隱藏的‘病灶’,讓隱患消弭於(yu) 無形。”市供水管理事務中心城鎮供水監督科負責人稅朋勃說。

  稅朋勃介紹,去年10月,依據全國第一次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相關(guan) 工作要求,市水務局組織開展了北京市供水設施承災體(ti) 普查工作,對全市66座公共供水廠及其配套取水設施、加壓及調壓泵站設施,12474公裏供水管線進行全方位的摸底調查。調查內(nei) 容涉及沉降情況、地質環境、抗震設防烈度、風載、防洪標準、構件鏽蝕情況等,為(wei) 建立自然災害防治的風險基礎數據庫,供水管線的消隱奠定了基礎。

  此次供水設施普查幾乎涵蓋了本市全部公共供水廠及800餘(yu) 座配套供水設施,普查管網長度占全市供水管網總長度的70%。為(wei) 確保數據真實有效,普查期間,工作組共核查了12萬(wan) 餘(yu) 份檔案資料,時間跨度從(cong) 1951年到2020年,全麵摸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供水設施記錄在冊(ce) 的相關(guan) 情況。考慮到單一的業(ye) 內(nei) 記錄可能存在偏頗遺漏,工作組同時利用管線GIS係統、設計資料、施工和竣工驗收資料,結合城建檔案館存檔資料和實地走訪進行核準,以“零缺陷”的標準嚴(yan) 控數據質量。

  “普查的意義(yi) 在於(yu) 數據都能用在‘刀刃’上。”稅朋勃說,按照“邊普查、邊應用、邊見效”的工作原則,水務部門正在積極探索普查成果在提升災害綜合防治能力、服務首都發展大局、水務綜合治理和公共服務等方麵的應用。去年11月底,延慶區率先完成普查工作,並將數據應用於(yu) 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場館的用水保障。

  市水務局供水處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供水設施普查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進行數據匯交。下一步,市水務係統將運用雲(yun) 技術、物聯網等,結合首都智慧水務建設,讓數據上“雲(yun) ”,並對供水設施進行實時監測,提高供水設施城市化、智慧化、規範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