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河道周邊遊成熱門選擇 水環境改善提升
午後,買(mai) 一杯咖啡,沿亮馬河南岸步行向東(dong) ,走累了,就找一處觀景平台席地而坐,隨手一拍,就是一幅春日美圖。剛剛過去的這個(ge) 假期,市民姚璐“打卡”了聞名已久的亮馬河,“‘水泥森林’裏能有這麽(me) 美的景色,真的太享受了!”
記者從(cong) 市水務局了解到,今年清明節小長假,約有156萬(wan) 人次到河道周邊遊玩。隨著北京河湖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親(qin) 水活動成為(wei) 越來越多市民假期出遊的熱門選擇。
新增有水河道27條
昨天上午,順義(yi) 潮白河畔,微風輕拂柳枝,幾隻野鴨不時拍打翅膀濺起水花。一眼望去,空曠的視野讓人心曠神怡。依河岸而建的濱河森林公園裏,不少遊人選好了位置,鋪開餐布,擺上零食,愜意地享受最後一天假期。
其實,潮白河的環境並非一直這麽(me) 美。上世紀90年代末,潮白河出現斷流,直到去年4月,本市啟動潮白河試驗性生態補水,斷流了22年的潮白河才再次全線貫通。
近幾年,本市通過跨流域多水源生態補水,讓北京的河再次流動了起來。去年,永定河、潮白河等五大河流實現貫通入海,新增有水河道27條、有水河長452公裏、水麵32平方公裏;不少幹涸許久的水渠也再次“蘇醒”。有水河段的增加不止改善了流域生態環境,也為(wei) 市民出遊提供了更多選擇。
水環境改善提升
近幾年,本市因地製宜,持續開展河湖治理。“十三五”期間,本市持續實施三個(ge) 三年治汙行動方案,142條、669公裏曾經不達標的黑臭水體(ti) 完成治理,全市“清水”河段大幅增加。
去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本市持續強化河長製,深入實施市總河長令,排查出的1000餘(yu) 條小微水體(ti) 全部完成治理。經監測,全市優(you) 良水體(ti) 比例達75.7%,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隨著河湖水域環境不斷好轉,河湖周邊也逐步成為(wei) 市民遊玩休閑、健身娛樂(le) 的好去處。
市民親(qin) 水更方便了
近年來,隨著河湖水環境的不斷改善,市民對親(qin) 水活動的需求不斷增長。市水務局不斷深化推進河湖岸線空間開放共享,為(wei) 市民開展親(qin) 水活動創造便利條件。
2018年起,本市先後對涼水河(雙營橋至馬駒橋)實施人行步道連通改造,為(wei) 市民打造了一條全長22.4公裏的慢行步道;開展西南二環水係的步道連通工程,實現從(cong) 頤和園團城湖南閘到東(dong) 便門的28.5公裏的兩(liang) 岸濱水步道“一走到底”。去年,本市建成甘棠、榆林莊船閘,大運河北京通州段實現全線遊船通航;朝陽區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開放輕舟夜遊。新開辟7處河湖滑冰場、120餘(yu) 處垂釣平台、12處皮劃艇區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