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張家灣打造古鎮項目 將與環球影城“動靜互補”

發布時間:2022-04-13 08:39:00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市政協人資環建委日前就“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重點課題赴張家灣鎮調研。張家灣今年將啟動考古勘探,未來將依托張家灣古城、通運橋、蕭太後河以及張灣鎮村打造張家灣古鎮項目,與(yu) 西北側(ce) 環球影城及度假區形成一動一靜、錯位互補的發展格局。

  建於(yu) 明嘉靖年間的張家灣古城,僅(jin) 存南麵城牆的斷壁殘垣,修繕後的城門外,明萬(wan) 曆年間修建的通運橋架在靜靜流淌的蕭太後河上,橋麵石上是深深淺淺的車轍印。張家灣因漕運而興(xing) ,有著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大運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an) 後,張家灣城遺址與(yu) 通運橋作為(wei) 大運河上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遺產(chan) 點,也從(cong)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升級為(wei) “國保”。

  “《紅樓夢》中有許多張家灣的影子,曹雪芹也葬在張家灣地區,上個(ge) 世紀六十年代公社平整土地時還發現了刻有‘曹公諱霑墓’字樣的石碑。”張家灣鎮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將啟動對張家灣古城的考古勘探,為(wei) 未來古城遺址公園建設做好基礎性工作。

  規劃中的張家灣古鎮項目位於(yu) 副中心11組團1101街區內(nei) ,在大運河故道與(yu) 副中心創新發展軸的交會(hui) 處,隔著六環路,與(yu) 西側(ce) 的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和文化旅遊區相望,北側(ce) 是城市綠心,東(dong) 側(ce) 是張家灣設計小鎮,南側(ce) 是涼水河,位於(yu) 副中心南部文化旅遊功能匯聚的核心地區。

  根據曆史空間格局與(yu) 自然空間格局,張家灣古鎮將形成“一帶、兩(liang) 軸、三區”的規劃空間結構。一帶,即依托玉帶河、蕭太後河、涼水河等曆史文化漕運河道,形成大運河濱水文化帶。兩(liang) 軸,即依托長店街與(yu) 張梁路,形成漕運文化展示軸和近現代文化展示軸。三區,即依托自然河道水網,結合曆史空間格局,形成古城遺址片區、張灣鎮村片區、產(chan) 居融合片區三個(ge) 片區。在整體(ti) 定位上,充分結合張家灣古鎮區位、文化、環境優(you) 勢和發展趨勢,打造古今記憶交匯地區、漕運文化展示窗口、文化功能融合節點、文化旅遊休閑勝地,為(wei) 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及度假區提供重要補充,形成一動一靜、錯位互補的發展格局。

  通運橋是張家灣古鎮地區漕運文化展示的重要節點,張家灣古鎮項目將對通運橋南部橋頭地區建築進行重點保留提升,塑造古鎮橋頭標誌性曆史空間氛圍,保留由長店街、塘子胡同和檔子胡同組成的“一街兩(liang) 巷”曆史街巷格局。

  蕭太後河具有優(you) 良的曆史文化和景觀資源,將通過植入文化配套功能,打造濱水休閑經濟帶,設置文化主題酒店、文化典禮中心、藝術文化中心、民俗館、實景劇場等一批休閑打卡地,實現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張家灣設計小鎮、台湖演藝小鎮等重要文化旅遊功能點的有機串聯。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