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陀山行車線路堪比賽車道 冬奧公交保障裏程相當繞地球116圈
海陀山安全行車線路示意圖
小海陀山,因舉(ju) 辦冬奧賽事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許多人隻看到了“海陀戴雪”的美景,卻不知這座險山給交通運輸帶來巨大挑戰。
一張冬奧會(hui) 小海陀山安全行車線路示意圖近日曝光:一段7.5公裏的盤山路上有多達14個(ge) 胳膊肘彎,線路複雜程度堪比賽車道,網友紛紛感歎“北京公交駕駛員太牛了”。
線路圖上,不同路段用不同顏色標記,藍色的“二號路”也是最令人看著頭暈的路段,7.5公裏盤山路上集中了14個(ge) 胳膊肘彎,海拔從(cong) 900米上升至1480米。
此路段也是延慶冬奧村抵達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地麵路徑。
光繪製這張圖,就耗費了倆(lia) 月時間。北京公交集團安服部經理楊斌告訴記者,這段山路此前並非社會(hui) 道路,安全係數很低,也找不到任何資料。為(wei) 了製定安全行車規範、培訓駕駛員,安服部戎建濤、崔清德兩(liang) 位管理人員拿著測距儀(yi) ,一個(ge) 彎一個(ge) 彎測量,算出坡度、角度,反複核實,正式執行任務前就去了12次。“初期駕駛員不熟悉路線,這張圖可以讓大家心中有數,甚至記住每個(ge) 彎的特點。”楊斌說。
在不斷勘查過程中,公交集團也向北京冬奧組委交通部、延慶賽區場館群提出一係列道路設施優(you) 化建議——增設標誌標線、彎道和邊坡遮擋護欄,彎道處加裝凸麵鏡……為(wei) 安全行車保駕護航。
公交車車身高大,行車安全要求格外嚴(yan) 格。“按照一般程序,新車要磨合3000公裏才能正常運營。對於(yu) 冬奧保障車輛,尤其是氫能源新車,高度、軸距、轉彎半徑都與(yu) 現有車輛有所不同,我們(men) 提高標準,要求磨合5000公裏以上才能執行任務。除了‘車公裏’,還有‘人公裏’要求,每個(ge) 駕駛員要在賽區駕駛2500公裏以上才能執行任務。”楊斌介紹。
山路蜿蜒,最怕極端天氣。為(wei) 了讓駕駛員磨練雪天行車技術,楊斌帶著大夥(huo) 兒(er) 在昌平百善公交場站自造冰場、雪場,夜裏用製雪機不停造雪,白天則讓駕駛員們(men) 挨個(ge) 兒(er) 開車上冰雪。
從(cong) 小海陀山間,到鳥巢冰立方,公交集團開通的221條線路,將8處比賽場館、9處非競賽場館、58家酒店和6處駐車場站緊密連接了起來。公交集團成立了4個(ge) 運輸保障團隊和1個(ge) 應急備車車隊,最大用車1025部,上會(hui) 服務人員2448人,累計發出車次21.28萬(wan) 次,運送運動員、媒體(ti) 、賓客等共計90.39萬(wan) 人次,行駛了466.78萬(wan) 公裏,相當於(yu) 繞地球116圈。
在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共計4次開閉幕式期間,公交集團共計運送2.2萬(wan) 人次,全部按計劃準時完成。
4月8日上午,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總結表彰大會(hui) 隆重舉(ju) 行,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被黨(dang) 中央、國務院授予“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突出貢獻集體(ti) ”稱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