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考古揭開豐台貨場大城磚之謎
拆卸下來的大城磚已獲集中保管
課題組對大城磚進行元素檢測 供圖/中國古代青磚研究團隊
《北京青年報》2020年的相關(guan) 報道
18日是國際古跡遺址日。記者近日從(cong) 市文物局等多部門獲悉,本報2020年6月12日報道的“豐(feng) 台一貨場精細化拆卸十萬(wan) 老城磚”一事又有了最新進展。這批“藏身”豐(feng) 台區一座貨場內(nei) 的老城磚究竟出自何地?為(wei) 何會(hui) 流落至豐(feng) 台區?磚文中包含了哪些曆史信息?為(wei) 破解諸多疑問,北京古建築研究院(天津大學)中國古代青磚研究團隊發揮自身科研優(you) 勢,於(yu) 近日完成了對豐(feng) 台貨場城磚的專(zhuan) 題研究。
“大城磚”緣何
“漂流”至豐(feng) 台區?
豐(feng) 台火車站位於(yu) 西三環路南段以西,地處明清時期京城外的西南郊,車站附近為(wei) 何出現大量城磚?這還要從(cong) 北京城牆的存廢說起。據了解,拆除外城和內(nei) 城的城牆是1959年3月決(jue) 定的,這為(wei) 城磚流落至豐(feng) 台區埋下伏筆。
北青報記者2017年年初訪豐(feng) 台貨場時,曾聽當地老人回憶,上世紀60年代,時常看到駕駛卡車的工程兵,源源不斷將大城磚運到劉家村,除了建造倉(cang) 庫,村民蓋房也有用磚。
在市園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的支援下,北京古建築研究院(天津大學)中國古代青磚研究團隊,對這批城磚的來曆進行了調查。據團隊負責人張龍教授講述,1965年7月1日,北京地鐵正式開工建設。為(wei) 方便施工、降低造價(jia) ,拆除部分城牆以修建地鐵。華北地鐵工程局三類物資處,在豐(feng) 台火車站南側(ce) 修建倉(cang) 庫儲(chu) 存地鐵建設物資,修倉(cang) 庫用的部分建築材料,正是修地鐵時拆卸下來的城磚。1966年,庫房修築完工,成為(wei) 鐵道兵的直屬倉(cang) 庫。後來倉(cang) 庫的歸屬權幾經轉移,最終歸屬於(yu) 北京城建集團總公司材料公司。
515年文字磚
產(chan) 自千裏外的句容縣
在1號庫探坑內(nei) 的城磚上,北青報記者曾看到“句容縣窯匠李□”字樣的戳記,李字之後的銘文漫漶不清、無法辨識。據張峰亮透露,他們(men) 在實施拆卸過程中,發現將近20塊文字磚。
張龍教授解釋說,城磚上的文字被稱為(wei) 銘文或款識,是古代“物勒工名”實名職責製度下的產(chan) 物,城磚銘文中包含了生產(chan) 年代、燒磚官窯、窯戶、工匠等信息。如果城磚出現質量問題,可以方便追責。課題組調查發現,有兩(liang) 塊明代城磚的文字較為(wei) 清晰完整。
第一塊磚銘文為(wei) “嘉靖十四年春季窯戶馬憲(xin)造”。該銘文以年號開頭,顯示此磚產(chan) 自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其中“春季”字樣為(wei) 嘉靖朝磚文的特點。該銘文中未出現產(chan) 地,根據相關(guan) 資料記載,明代嘉靖朝之後,北京的城磚多在山東(dong) 臨(lin) 清燒造。對比已發現的嘉靖朝臨(lin) 清磚銘文,推測此磚也產(chan) 自山東(dong) 臨(lin) 清。
第二塊磚銘文為(wei) “正德丁卯年句容縣窯匠董貴四造”。此磚文以皇朝名開頭,產(chan) 自明正德丁卯年(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距今已有515年曆史。和北青報記者看到那塊文字磚,產(chan) 地同為(wei) 句容縣。此銘文證明在北京城營建中早期,確有從(cong) 江南調運城磚的情況。現在的句容市,係江蘇省所轄縣級市,距離北京1000多公裏。
那麽(me) 問題也隨之而來,豐(feng) 台貨場大部分城磚並無戳記,又該如何確定其產(chan) 地呢?
山東(dong) 臨(lin) 清
是這批城磚的主產(chan) 地
北京古建築研究院(天津大學)中國古代青磚研究團隊,近年來探索中國古代青磚材料的檢測方法,為(wei) 城磚溯源奠定了基礎。團隊通過檢測城磚元素組成,對比其他產(chan) 地城磚的元素組成,從(cong) 而推斷城磚產(chan) 地。
課題組截取了部分城磚,以獲得新鮮斷麵,使用“手持式熒光光譜分析儀(yi) ”,對城磚斷麵進行實驗室檢測,結果顯示四種主要元素含量參考範圍:矽在46%~53%,鋁在11%~14%,鐵在9%~13%,鈣在13%~19%之間。
結合課題組前期檢測的城磚元素,對比明確產(chan) 自山東(dong) 臨(lin) 清的城磚,豐(feng) 台貨場大部分城磚的主要元素比與(yu) 之最為(wei) 接近。由此可以推斷,所檢測的這批城磚大部分係產(chan) 自山東(dong) 臨(lin) 清。臨(lin) 清市現為(wei) 山東(dong) 省所轄縣級市,距離北京400多公裏。
張龍教授指出,以上檢測結果進一步表明,明清時期皇家用磚產(chan) 地,係京杭大運河與(yu) 漳衛河交匯處的山東(dong) 臨(lin) 清,印證了臨(lin) 清在明中期以後成為(wei) 北京城磚燒造中心的事實。在臨(lin) 清至今仍流傳(chuan) 這樣的民謠:“臨(lin) 清的磚,北京的城,紫禁城上有臨(lin) 清。”
實驗證明
這批城磚質量上乘
掌握城磚的曆史淵源後,為(wei) 驗證這批城磚的品質,課題組對其體(ti) 積密度、回彈值(硬度)、抗壓強度等物理力學指標進行了檢測。
檢測城磚的回彈值,課題組采用測磚專(zhuan) 用回彈儀(yi) 。在完成回彈值檢測後,課題組使用普通切割機和金相切割機在每塊青磚樣品中切割4cm×4cm×4cm的立方體(ti) 試樣,置於(yu) 烘箱中烘幹,用遊標卡尺和電子天平分別測量其尺寸和重量,再用萬(wan) 能力學試驗機對其抗壓強度進行實驗。通過檢測得出數據,可以發現這批城磚的密度較大、硬度較高、物理力學性能較優(you) 異。
在豐(feng) 台貨場現存城磚和臨(lin) 清磚的顯微照片中,可以看出二者均具有微觀形貌致密、均勻、孔隙率小、孔隙形狀較圓等特點,物理性能良好。張龍教授認為(wei) ,以上結果證明,產(chan) 自山東(dong) 臨(lin) 清的北京城磚質量上乘,是經過嚴(yan) 格挑選核驗後所選用,無愧於(yu) 臨(lin) 清磚“敲之有聲,斷之無孔,堅硬茁實,不堿不蝕”的美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