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大興天宮院“大白”:哪裏需要就往哪裏衝

發布時間:2022-05-07 08:56:00來源: 北京日報

  “我這兒(er) 還能掛一袋,背不動給我。”大興(xing) 區天宮院街道林海園封控小區內(nei) ,居委會(hui) 副主任白明暢正和誌願者們(men) 一起送物資。身上掛著的、手裏拎著的、肩上扛著的,全是送給各家的生活物資。白明暢深知,送的不隻是物資,還有封控區的溫暖和信心。

  連日來,白明暢給自己布置了不少任務:核準社區防控信息、統計轉運工作、對接並協同做好上門核酸檢測、做好群眾(zhong) 線上信息答疑……一刻不得放鬆,是他和所有社工工作者的常態。

  “阿姨您上次核酸結果出了,是陰性。”“家裏物資夠嗎?需不需要下次給您帶點兒(er) 什麽(me) ?”“天熱了,您也注意身體(ti) !”每一次上門核酸,對白明暢來說都是跟居民打交道的契機:上一次門、辦多件事兒(er) ,臨(lin) 走再把垃圾拎一拎。“勤溝通,心更安”的工作方式,讓他24小時腿不停、話不斷。

  晝夜值守的,還有保障轉運組的誌願者們(men) 。淩晨4點半,戎輝(北京)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管理總監蔡文天手機一陣震動。有轉運任務!蔡文天趕緊套上外套,搓搓臉往社區跑,開啟新一輪護送服務。自林海園小區封控措施實行以來,這樣的轉運保障服務,“90後”誌願者蔡文天已經十分熟練。

  手機音量要調大,睡覺隻脫外套,吃飯速度要快,跟各個(ge) 包樓工作人員要暢通聯係……這一套“保障動作”,都是蔡文天給自己備注的“誌願筆記”。“我原本就是咱們(men) 地區的保安人員,能在居民們(men) 需要的時候出把力是我的運氣。”有著11年黨(dang) 齡的蔡文天,口頭禪就是:有需要就上!

  往前衝(chong) ,這是蔡文天的誌願狀態。手機群“接單”,和居委會(hui) 對接,和包樓社工核準時間、地點,和隔離酒店工作人員確定接送時間。近幾日來,他和同事們(men) 24小時連軸轉,飯抽空兒(er) 吃,覺也隻能抽空兒(er) 睡。

  轉運環節看似簡單,實則竅門不少。蔡文天總結了三點:“基礎要牢——知道每一戶樓的位置、每個(ge) 樓管片的工作人員,知道小區到隔離點位的距離和行車路線;信息要實——核準接送對象情況,以及相應時間、地點,特別群體(ti) 提醒社區做好服務;時間要卡準——在車上要做好社區和酒店的溝通,節省雙方等待時間。”

  在封控區,像白明暢、蔡文天這樣的“暖心身影”還有很多。在一片片“誌願紅”和一個(ge) 個(ge) 背影後麵,封控區不是孤島,“紅色擺渡”載滿了天宮人的牽掛和信任。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