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並補”讓老人吃好“暖心飯”
為(wei) 加強養(yang) 老助餐服務“保基本”能力,北京市再次出台優(you) 惠政策。市民政局日前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對《關(guan) 於(yu) 提升北京市養(yang) 老助餐服務管理水平的實施意見》進行解讀。根據這一文件,無論是基本養(yang) 老服務對象就餐,還是養(yang) 老助餐點提供服務,都將獲得政府補貼。
《實施意見》中,加大養(yang) 老助餐服務資金支持成為(wei) 一大亮點。根據文件,本市將通過給予基本養(yang) 老服務對象就餐補貼、給予養(yang) 老助餐點運營補貼等方式,提升基本養(yang) 老服務對象就餐獲得感,促進養(yang) 老助餐點可持續運營。
“結合財政經濟狀況和老年人養(yang) 老助餐服務需求,補貼采取‘供需並補’的思路。”市民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紅兵說。根據《實施意見》,基本養(yang) 老服務對象在養(yang) 老助餐點獲取午餐或晚餐的,每人每天將給予5元就餐補貼。就餐補貼在老年人給付就餐費用時自動扣減,就餐消費額度超過5元時方可享受。
需要說明的是,就餐補貼是麵向基本養(yang) 老服務對象,並不是麵向全體(ti) 老年人。據了解,基本養(yang) 老服務對象是指具有本市戶籍的城鄉(xiang) 特困老年人,低保和低收入家庭的失能、失智、高齡老年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以及其他家庭失能、失智、重度殘疾老年人。目前,全市居家的基本養(yang) 老服務對象有26萬(wan) 人。
“將養(yang) 老助餐服務補貼的對象定位為(wei) 基本養(yang) 老服務對象,主要是考慮他們(men) 麵臨(lin) 的經濟和身體(ti) 方麵的困難。對於(yu) 其他老年群體(ti) ,我們(men) 主要通過滿足就餐便利性、豐(feng) 富性角度進行統籌規劃。”李紅兵表示,這樣的補貼方式是根據北京市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能力,經過反複論證和測算確定的。
根據《實施意見》,對於(yu) 養(yang) 老助餐點,可按實際助餐人數給予每人每天3元的運營補貼。李紅兵說,運營補貼是根據實際助餐人數進行補貼,人數統計不僅(jin) 限於(yu) 基本養(yang) 老服務對象。為(wei) 什麽(me) 還要給予養(yang) 老助餐點運營補貼呢?原來,養(yang) 老助餐服務在實際經營中,運營成本高,服務對象體(ti) 量卻要遠遠小於(yu) 一般社會(hui) 餐飲企業(ye) ;老年人對服務品質要求高,消費能力不足、支付能力弱;養(yang) 老助餐服務風險高,收益與(yu) 付出卻不成正比。為(wei) 撬動養(yang) 老助餐服務消費,促進養(yang) 老助餐點可持續運營,本市提出對養(yang) 老助餐點給予運營補貼。
目前,全市已發展1000多家養(yang) 老助餐點。根據新的養(yang) 老助餐政策,老年人每天刷一次卡,政府就會(hui) 給養(yang) 老助餐點一次運營補貼,從(cong) 而鼓勵養(yang) 老助餐點更好地提供服務。李紅兵表示,這項補貼雖然給了養(yang) 老助餐點,但也可以使老年人間接受益。
為(wei) 加強養(yang) 老助餐服務“保基本”能力,提高市場化、便利化、多樣化水平,《實施意見》還提出,鼓勵國有企業(ye) 、優(you) 質社會(hui) 餐飲企業(ye) 參與(yu) 養(yang) 老助餐服務。文件提出,養(yang) 老助餐點須製定葷素搭配、營養(yang) 均衡的食譜並每周更新,有條件的還要提供符合相關(guan) 標準的老年營養(yang) 餐。餐品類型應逐漸覆蓋至咀嚼吞咽困難的失能老年人、需慢性病飲食幹預的老年人,還要照顧到少數民族等有特定飲食習(xi) 慣的老年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