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愛眼日:刷手機、上網課之餘,多關注“眼前事”
央廣網北京6月6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6月6日是第27個(ge) 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是“關(guan) 注普遍眼健康,共築‘睛’彩大健康”,參考宣傳(chuan) 口號有5個(ge) ,分別是“有遠見,不近視”“關(guan) 注白內(nei) 障,重現新‘視’界”“眼睛一張照,慢病早知道;眼底一張照,眼病早知道”“關(guan) 注眼健康,生活更精彩”“守護‘睛’彩視界,點亮‘光’明未來”。
近年來,全球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由於(yu) 戶外活動時間減少和利用電子設備在線上課時間增多,預防青少年近視發生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各類近視手術會(hui) 有什麽(me) 後遺症嗎?有哪些罕見的眼部疾病?在高強度用眼的網課階段,如何正確護眼?
近視手術會(hui) 讓人失明?專(zhuan) 家辟謠!
網絡上常有“眼科專(zhuan) 家”聲稱,近視患者在接受激光手術治療的若幹年後,會(hui) 出現各種後遺症,這使得許多患者對近視手術望而卻步。對此,北京朝陽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陶勇表示,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在正規的醫療機構接受激光手術前,患者需要進行全麵而詳細的檢查,隻有符合手術標準才會(hui) 進行手術,以確保手術安全有效。近視手術在國內(nei) 經曆了30餘(yu) 年的發展,臨(lin) 床上,目前近視手術的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全球已有數千萬(wan) 近視患者通過近視手術,成功摘掉了眼鏡。
現有主流的激光手術方案包括:全激光角膜表層手術(TransPRK)、半飛秒激光手術以及全飛秒激光手術。TransPRK手術價(jia) 格較為(wei) 便宜,矯正度數範圍較廣,但不適感較重,恢複時間長,需要戴角膜繃帶鏡輔助角膜上皮的恢複和生長。相比之下,全飛秒術後視力恢複快,但矯正度數有限,價(jia) 格也偏高。半飛秒手術介於(yu) 兩(liang) 者之間,三種方法也都各有利弊。
陶勇醫生提醒,接受近視手術後,要注意三件事情。第一,不要用力揉眼睛,以免引起角膜瓣移位。第二,術後三個(ge) 月內(nei) 注意避免洗發水等髒水進入眼睛,以免引起繼發感染或者局部刺激。第三,術後盡量減少高強度的運動,劇烈的震蕩可能會(hui) 導致視網膜脫落。
眼睛裏怎麽(me) 也會(hui) 長寄生蟲?
前不久,微博熱搜榜上有這樣一條新聞,一小女孩眼中有白色細小異物,經醫院檢查發現,這竟然是蠕動的蟲子!眼睛本身是一個(ge) 24毫米的封閉球體(ti) ,蟲子究竟是如何進入眼睛的呢?
在衛生條件不太好的環境下,蒼蠅會(hui) 作為(wei) 一種媒介,導致寄生蟲卵汙染人眼結膜囊,而結膜囊內(nei) 溫暖潮濕,是孵化結膜吸吮線蟲的“培養(yang) 皿”。
而且不光眼睛表麵可能有寄生蟲,眼睛內(nei) 部也有可能長寄生蟲。陶勇介紹,有一種病名為(wei) 白瞳症,正常的瞳孔是黑色的,而此病患者的瞳孔區則呈白或黃白色的反光,眼弓蛔蟲病就是引起白瞳症的一個(ge) 重要原因。
眼弓蛔蟲病患者主要集中在衛生條件較差的農(nong) 村地區,衛生意識比較薄弱。如果將掉落在地的食物撿起後繼續食用,就可能會(hui) 攝入土壤中的弓蛔蟲卵,蟲卵在腸道內(nei) 孵化成幼蟲,進入全身循環,最終侵入眼睛,引起眼弓蛔蟲病,破壞眼內(nei) 正常生理結構,進而導致眼睛發炎,視力下降,嚴(yan) 重者會(hui) 永久性失明。
近距離用眼多?眼睛也需要“忙裏偷閑”
疫情防控期間,許多學校采取了網課的線上授課模式,而孩子們(men) 則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用眼的負擔。陶勇介紹,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會(hui) 增加睫狀肌負荷,引起睫狀肌疲勞,進而可能出現視力下降、眼部酸脹等視疲勞症狀。
睫狀肌是位於(yu) 眼睛內(nei) 部調節晶狀體(ti) 凹凸程度的肌肉。人的眼睛可以比喻為(wei) 一架照相機,由睫狀肌控製拉伸,實現遠近的對焦。人們(men) 遠眺時,睫狀肌便會(hui) 自然放鬆,而看近處時睫狀肌則處於(yu) 收縮緊張狀態。所以,如果長時間看近處,比如玩手機或者對著電腦,睫狀肌就會(hui) 一直處於(yu) 緊張,可能造成眼睛充血水腫、疲勞等不適,甚至有的人會(hui) 覺得字在跳動,這就是因為(wei) 睫狀肌太疲勞了。
長時間用眼者,陶勇推薦遵循“20-20-20”護眼法則,使眼睛得到適當放鬆。近距離用眼20分鍾,就要休息20秒,向20英尺(約合6米)以外的樹木、行人、建築等物體(ti) 眺望。
此外,陶勇提醒,平時也要注意衛生習(xi) 慣,不要用手揉眼睛,多多進行戶外運動,多多沐浴陽光。
監製:白中華
記者:鶴佳 楊揚
編輯:潘雨薇 楊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