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北京兒童醫院新疆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孫寧:援疆老將

發布時間:2022-06-15 08:33:00來源: 北京日報

  接到援疆任務時,北京兒(er) 童醫院泌尿外科專(zhuan) 家孫寧已經64歲,但孫寧沒有猶豫,背上行囊就出發了。

  在烏(wu) 魯木齊,孫寧擔任北京兒(er) 童醫院新疆醫院的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院長,主要負責國家兒(er) 童區域醫療中心項目的建設工作。

  臨(lin) 出發前,院領導叮囑他,項目責任重大,並不是建建樓買(mai) 買(mai) 設備,也不僅(jin) 僅(jin) 是看看病做做手術,而是要引領新疆乃至西部地區兒(er) 科的發展。“我們(men) 要建一座‘醫教研防管’全方位提升的中心,我們(men) 要培養(yang) 新疆本地的專(zhuan) 家!”孫寧豪情萬(wan) 丈。

  去年2月,孫寧帶領北京兒(er) 童醫院團隊來到烏(wu) 魯木齊。和他一同援疆的,除了各科室的醫生,還有醫務處、財務處、信息中心等部門組成的管理團隊。很快,他發現困難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

  原來,這家醫院的前身是一家二級的成人醫院,雖然後來有了兒(er) 內(nei) 科和兒(er) 外科,但離國家兒(er) 童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目標有很大差距。財務、信息、設備采購、後勤基建等工作千頭萬(wan) 緒,讓一向溫文爾雅的孫寧也變得嗓門兒(er) 高了,甚至還拍過好幾回桌子。“用十年把一家二級醫院建設成國家兒(er) 童區域醫療中心,時間其實很緊迫。”孫寧一直這樣跟大家說。

  這一年多,雖然管理工作占用了很大精力,但孫寧依然做了一二百台手術。作為(wei) 國內(nei) 小兒(er) 泌尿外科的“一把刀”,孫寧把手術做成了藝術,讓孩子不但能夠恢複正常功能,還避免了以後生活的尷尬。在烏(wu) 魯木齊,許多家長聽說當地來了位北京的大專(zhuan) 家,慕名求醫的人接踵而至。當地一個(ge) 男孩因為(wei) 尿道外傷(shang) ,帶著尿袋生活好幾年,孫寧“手到病除”,幫男孩摘了尿袋。一個(ge) 小女孩從(cong) 1歲半就開始尿失禁,天天穿著尿不濕去上學,孫寧通過手術,徹底讓孩子告別了尿失禁。術後,家長感動得淚流滿麵,“我們(men) 還以為(wei) 孩子一輩子就這樣了!”

  這樣的例子,孫寧在新疆遇到了很多。幫助患者解決(jue) 問題,讓他感到開心,同時也讓他對自己的職責有了新的思考。“以前我在北京,全國各地的病人來找我,我覺得很驕傲。可現在我不這麽(me) 想了。”孫寧發現,他接治的這些患者中,其實有很多並不是疑難雜症。之所以有的患者被病痛困擾了很多年,主要是因為(wei) “看病難”。“新疆太大了。從(cong) 和田到烏(wu) 魯木齊坐飛機就得兩(liang) 個(ge) 小時,從(cong) 烏(wu) 魯木齊到北京、上海,坐飛機又要4個(ge) 多小時。如果我們(men) 把區域醫療中心建成了,孩子們(men) 在當地就能把病治好該多好!”

  六十多歲,別人都已開啟含飴弄孫的晚年生活,但今年已經65歲的孫寧更拚了。醫院先後建起了耳鼻喉科、眼科,下一步還要組建心胸外科。根據他的建議,北京兒(er) 童醫院每年派出有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學科帶頭人和專(zhuan) 家赴新疆工作,組織更多專(zhuan) 家在北京為(wei) 患兒(er) 遠程會(hui) 診,同時,兩(liang) 家醫院的綠色轉診通道也建立起來了。孫寧還親(qin) 自為(wei) 年輕醫生進行病例分析,委托首都醫科大學培養(yang) 碩士生、博士生,從(cong) 新疆醫科大學爭(zheng) 取碩士生導師名額,加強人才梯隊建設。

  “我們(men) 不光是為(wei) 一家醫院培養(yang) 人才,而是為(wei) 整個(ge) 新疆培養(yang) 人才。路還長,一步一步來吧。”眼看著新建的大樓即將完工,科室建設逐步完善,國家兒(er) 童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逐漸步入正軌,孫寧備感欣慰。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