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省以下財政體製改革:理順財政關係,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有效供給
央廣網北京6月14日消息(記者劉柏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從(cong) 孩子上學到老人養(yang) 老,再到眼下的疫情防控保障等,政府提供了各式各樣的基本公共服務。如何讓基本公共服務的效率更高、質量更好?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ti) 製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進一步理順省以下政府間財政關(guan) 係,增強基層公共服務保障能力。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誌勇表示,政府的一項重要角色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但我國國土麵積大、人口眾(zhong) 多,各地情況也不一樣,這樣一來,一些基本公共服務分級提供,會(hui) 更貼近大眾(zhong) 需求,也更便於(yu) 管理。進一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ti) 製改革,最核心的內(nei) 容是如何更加有效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供給。
履行基本公共服務職能需要匹配相應財力。新出爐的《意見》中明確,清晰界定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理順省以下政府間收入關(guan) 係,具體(ti) 包括:將稅基流動性強、區域間分布不均、年度間收入波動較大的稅收收入作為(wei) 省級收入或由省級分享較高比例;將稅基較為(wei) 穩定、地域屬性明顯的稅收收入作為(wei) 市縣級收入或由市縣級分享較高比例等。
楊誌勇認為(wei) ,這樣做的目的是在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同時,優(you) 化省以下政府間的財力分配格局。“越是基層政府,財力可能越不足。我們(men) 最終是要解決(jue) 各級地方政府的財力問題。按照目前確定的原則劃分好收入之後,如果基層政府還有財力困難,可以通過轉移支付等手段來解決(jue) 。”
在理順省以下政府間收入關(guan) 係的過程中,《意見》中還提到,逐步清理不當幹預市場和與(yu) 稅費收入相掛鉤的補貼或返還政策。
楊誌勇解讀,這一點與(yu)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要求是緊密銜接的。“在一段時間裏,有些地方對特定企業(ye) 采取財政補貼、變相稅收返還等,實質上都是減免稅,這就導致各地之間存在扭曲市場信號的無序競爭(zheng) ,不利於(yu) 要素資源按照市場原則在全國自由流動。”
基層“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是基層政府的重要責任,也是省以下財政體(ti) 製改革中涉及的一塊重要內(nei) 容。“三保”支出包括部分群體(ti) 的工資、對困難群體(ti) 的補助等,還包括疫情防控等必要支出。
楊誌勇注意到,這次《意見》中特別提到,“做實縣級‘三保’保障機製、建立縣級財力長效保障機製”。“基層政府靠近老百姓,各方麵任務重,與(yu) 此同時自身財力可能相對薄弱。本次提出‘長效保障機製’,充分考慮到了現實需要,進一步壓實兜牢基層‘三保’的責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