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景觀河道不是野泳打卡地

發布時間:2022-06-24 09:02:00來源: 北京日報

  夏日炎炎,岸綠水清的景觀河道兩(liang) 畔成了市民消暑納涼的好去處。然而,除了沿河閑憩、遛彎健走,也有不少人貪涼下水野泳。一些網紅河段更有不少孩子紮堆水中打鬧嬉戲,讓人看著很是揪心。

  野泳之“野”,在於(yu) 缺乏基本的安全保護,危險係數很高。一來,景觀河道、開放水域,本身就不是為(wei) 市民遊泳而修設,大量河段表麵看似平靜清澈,深處卻可能暗流洶湧,一不留神就可能陷入淤泥水草、漩渦深坑。二來,汛期已至,河流水位、水流不時變化,水下不確定性增多,加上周邊缺乏保護措施和救援資源,一旦出險後果不堪設想。

  北京擁有較為(wei) 完整的城市水係,通過這些年的綜合治理,不少河道去汙還清、蔥蘢宜人,民眾(zhong) 的親(qin) 水熱情隨之高漲。不過,景觀河道不是野泳場地,“親(qin) 水”“近水”不等於(yu) “進水”。好好的生態景觀中時不時躥出幾位當眾(zhong) 更衣“光膀子的”,本就很煞風景。更何況文明之外,還有安全問題,僥(jiao) 幸任性,徒增風險,也會(hui) 對濱水空間的管理維護造成壓力。

  針對野泳問題,本市“河湖保護管理條例”“公園條例”及“文明行為(wei) 促進條例”,都有明確的規範警示。每每入夏,相關(guan) 方麵也會(hui) 加強巡查、勸阻,在重點區域設置圍欄,但往往效果不彰。現在看來,除了宣教引導,也要強化監管與(yu) 懲治力度。若“20元罰款”隻被當成一張“泳票”,那列入“黑名單”呢?當然,也要看到,野泳熱折射出供需失衡問題。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盤活城市資源,開發更多普惠規範的室內(nei) 外遊泳場地,疏堵結合更有利於(yu) 最大程度解決(jue) 問題。

  暑期在即,又到野泳出險高發時段。規範管理,提高警惕,防患未然,才能讓大家的暑期安全安心。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