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收縮?多個房企總部演繹“撤退上海”戲碼
央廣網北京6月23日消息(記者門庭婷)經曆停工、停產(chan) 的穀底後,上海重點園區企業(ye) 基本全麵複工。在其他企業(ye) 生產(chan) 線拉滿,爭(zheng) 分奪秒追進度之時,部分房企卻在忙著給總部“搬家”。
兩(liang) 年前,在“地產(chan) 圈”,上海還是房企總部偏愛的對象。許多企業(ye) 將上海作為(wei) “立足大本營,走向全國化”的起點和衝(chong) 擊千億(yi) 規模、走向上市道路的通道,把總部搬遷至此。2019年是房企總部集中湧入上海的巔峰期。這一年,在克而瑞房企銷售榜單中,top50房企裏有14家總部在上海,其中包括新城控股、世茂集團、陽光城、中梁控股、融信集團、祥生控股、新力控股等。公開報道顯示,一度有超過40家房企將總部設置在上海虹橋,其中的申虹路甚至有“地產(chan) 一條街”之稱。
然而經曆近3年的疫情衝(chong) 擊和房地產(chan) 行業(ye) 的深度調整,上海虹橋“地產(chan) 一條街”早已不複往日輝煌。不到一年時間,已經有包括藍光發展、奧山集團、中庚集團等多家企業(ye) 被指總部“出走”上海。近期,祥生控股、弘陽集團等也相繼被曝出已經將總部搬回大本營。
上海往事:高速發展的時代
作為(wei) 一個(ge) 充滿傳(chuan) 奇的城市,上海不僅(jin) 擁有一流資源、前沿信息,更承載著許多人的光榮與(yu) 夢想。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在上海2487萬(wan) 常駐人口中,外省市來滬常駐人口占比達到42.1%,平均每年增加超15萬(wan) 人。
在房地產(chan) 行業(ye) 發展的“黃金時代”,上海是房企總部遷移熱衷的目的地。2000年,閩係房企世茂集團率先將總部遷至上海,開啟全國化進程並順利登上資本市場,進入快速擴張期,先後於(yu) 2017年、2019年進入房企千億(yi) 、兩(liang) 千億(yi) “俱樂(le) 部”。陽光城的高光時刻同樣發生在將總部搬至上海之後,2012年-2020年其合約銷售額由20億(yi) 增長至2180億(yi) ,增長超百倍。旭輝集團、寶龍地產(chan) 、新城控股也是較早一批將總部搬至上海的房企。
他們(men) 的“成功路徑”,吸引了更多企業(ye) 的到來。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2019年包括中梁控股、融信集團、正榮集團、中駿集團、新力地產(chan) 、祥生控股、弘陽地產(chan) 等在內(nei) 的22家房企將總部搬遷至上海。在上海,他們(men) 中的不少成員跨越千億(yi) 門檻,被譽為(wei) “行業(ye) 黑馬”。如果問當時為(wei) 什麽(me) 選擇將總部遷移至上海或者設立雙總部?企業(ye) 的答案多數與(yu) 弘陽地產(chan) 一致——出於(yu) 業(ye) 務發展的需要。
2019年2月14日,弘陽地產(chan) 發布公告宣布啟用上海總部。那時候的弘陽地產(chan) 上市剛過半年,合約銷售額快速增長,需要更多資金擴充規模。相較於(yu) 南京,金融機構總部更多、融資渠道更廣泛的上海給弘陽帶來更多融資機會(hui) 。截至2019年末,弘陽地產(chan) 總借貸約為(wei) 人民幣294.5億(yi) ,其中優(you) 先票據約為(wei) 人民幣92.7億(yi) ,同比增加約257.9%。
在弘陽地產(chan) 準備“遷都”之時,280公裏外的杭州,將總部從(cong) 諸暨搬來的祥生控股已經不滿足於(yu) “立足杭州,生輝上海,深耕蘇浙皖,輻射全國”的城市布局。2019年,依托上海經濟中心的市場地位,祥生控股上海職能中心正式運行。2020年,祥生控股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為(wei) 當年唯一“一表過聆訊”的新上市房企,補齊當時TOP30房企上市的最後一塊拚圖。
撤退:為(wei) “活下去”
時過境遷,隨著房地產(chan) 行業(ye) 進入深度調整期,“高周轉”埋下的“禍根”被翻到台前,不斷有房企被曝出債(zhai) 務違約、盈利能力下降、資金鏈吃緊。在上海虹橋的咖啡廳裏,不同房企員工約著一起喝咖啡、互換信息的身影已鮮少再見。
整個(ge) 行業(ye) 發展進入低穀期,也許正如中國企業(ye) 資本聯盟副理事長、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所說,收縮戰線、壓縮管理成本和人工成本以保證“活下去”成了房企的第一要義(yi) 。將總部遷回大本營成為(wei) 一些房企的選擇。2021年,率先暴雷的藍光發展將總部遷回成都,多次衝(chong) 擊上市不利的奧山集團回到了武漢,錦藝置業(ye) “返鄉(xiang) ”鄭州,中庚集團回歸福建。
近日,祥生控股和弘陽地產(chan) 相繼結束“雙總部”戰略,將總部職能從(cong) 上海撤離。對於(yu) 此次總部調整的動作,弘陽地產(chan) 相關(guan) 負責人回應記者稱,上海總部部分職能部門將轉移至南京,是為(wei) 了更有利於(yu) 現階段業(ye) 務開展。弘陽地產(chan) 一直就是江蘇本土房企,總部的注冊(ce) 地也一直在南京。目前,公司的重心在南京大本營。祥生控股相關(guan) 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表示,公司一直是杭州、上海雙總部戰略,兩(liang) 地有不同職能規劃。本次祥生控股將上海的職能中心轉移到杭州,並做到雙總部合二為(wei) 一、統一管理,是提升企業(ye) 對市場敏感度與(yu) 快速反應能力的重要舉(ju) 措。在祥生控股看來,通過職能中心的調整,公司總部管理人員可以進一步下沉一線,躬身入局。
而在柏文喜看來,房企總部搬離上海主要與(yu) 房地產(chan) 行業(ye) 下行、市場走低、企業(ye) 發展陷入困境有關(guan)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房地產(chan) 開發企業(ye) 到位資金為(wei) 60404億(yi) 元,同比下降25.8%。據克而瑞數據,今年前5月商品房銷售回款28926億(yi) 元,同比下降35.9%。
從(cong) 房企業(ye) 績看,“出走”上海的房企表現多數不盡如人意。以祥生控股為(wei) 例,今年前5月祥生控股實現合約銷售額133.71億(yi) 元,同比去年下降66.36%。在今年3月21日,祥生控股發布公告稱,有一筆到期的3億(yi) 美元優(you) 先票據展期後,仍未能在寬限期內(nei) 支付美元債(zhai) 利息1200萬(wan) 美元,構成實質性違約。4月4日,祥生控股再發公告,2022年到期的2億(yi) 美元10.5%優(you) 先票據觸發交叉違約。而根據5月23日發布的年報顯示,祥生控股已經有優(you) 先票據及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合共人民幣81.35億(yi) 元已違約或交叉違約,並須按要求支付。此外,截至2021年底,祥生控股的銀行及其他借款總額、優(you) 先票據及公司債(zhai) 券約343.86億(yi) 元,其中172.48億(yi) 元將於(yu) 未來12個(ge) 月內(nei) 到期償(chang) 還,而現金及現金等價(jia) 物為(wei) 29.32億(yi) 元,短期內(nei) 資金缺口超百億(yi) 。
下一步:鞏固大本營
柏文喜表示,本次房企回到本地後可以在調整和收縮原來全國化快速發展的規劃基礎上,轉而立足當地市場做實做精做專(zhuan) ,成為(wei) 區域性的龍頭企業(ye) 也可以實現較好的生存與(yu) 發展。
結束雙總部戰略,祥生控股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公司會(hui) 始終貫徹推行“1+1+X”(第一個(ge) “1”代表浙江省,第二個(ge) “1”代表泛長三角區域,而“X”則代表著其他具高增長潛力的城市)的投資發展策略。在此基礎上,祥生控股將充分把握發展機遇,持續深入布局,提升市場份額,進一步鞏固其在浙江省及泛長三角區域的市場領先地位。
在祥生控股的2081萬(wan) 平方米的土地儲(chu) 備中,浙江、泛長三角及其他地區,土儲(chu) 占比分別為(wei) 50.3%、37.2%及 12.5%。上述負責人透露,接下來,祥生控股集團將繼續堅持量入為(wei) 出的經營策略,堅定穩健投資和城市深耕,進一步提高土儲(chu) 擴張的精準性。
從(cong) 弘陽地產(chan) 2021年的業(ye) 績看,其872.2億(yi) 元的合約銷售額中74.4%來自長三角區域,尤其在大本營江蘇更是穩居銷售領先地位。弘陽地產(chan)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貼近一線的核心業(ye) 務轉移至南京,是當下最適合弘陽發展的調整。大江蘇區域一直是弘陽的業(ye) 務重心。據介紹,下半年,弘陽地產(chan) 將把握好機遇,積極銷售,大力促回款,盡全力保障品質交付,不負業(ye) 主期待。“戰無定法,因時而定”,在弘陽地產(chan) 看來,企業(ye) 的發展戰略非一成不變,根據市場需要,積極擁抱變化,方能走得長遠。
“房企集中進出上海,反映出行業(ye) 形勢的變化與(yu) 房企的戰略調整與(yu) 收縮。”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無論是在上海設立還是撤銷總部,都是各企業(ye) 順應市場發展變化及自身發展需要做出的決(jue) 定。
現在“撤出”並不意味著之後不會(hui) “再見”。柏文喜認為(wei) ,上海占據著中外經濟交流的高地,這座城市在動態發展與(yu) 調整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優(you) 勢始終沒有變化,對企業(ye) 總部的吸引力並未減弱。在他看來,如果房地產(chan) 行業(ye) 形勢得以回暖,部分企業(ye) 在行業(ye) 調整中發展迅猛並再次將全國化作為(wei) 戰略性目標,未來還會(hui) 有房企有意願將總部搬遷至上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