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打造世界創新高地,北京大有可為

發布時間:2022-06-28 08:37:00來源: 新京報

  錨定世界科研創新的潮流與(yu) 方向,不斷開拓進取,北京一定可以開辟發展新境,成為(wei) 全球視野下備受矚目的科創之城。

  6月27日,北京市第十三次黨(dang) 代會(hui) 開幕。大會(hui) 報告提出,加快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方麵,將著眼更好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努力建設成為(wei) 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這個(ge) 提法令人振奮,而北京也有這個(ge) 底氣。高校密布、人才雲(yun) 集的北京,向來就是我國科研的開拓者和領跑者。其實,掰開手指頭一數就能發現,蜚聲全球的高校,重磅權威的科研機構,不斷刷新榜單的創新企業(ye) ,相當多都在北京。北京在科創方麵的優(you) 勢,可以說是眾(zhong) 所周知的“常識”。

  至今,人們(men) 仍津津樂(le) 道這個(ge) 故事:1980年,我國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ye) 就誕生在北京海澱。42年後,科研、創新已經寫(xie) 入了這座城市的基因。作為(wei) 千年古都,北京毫不違和地成為(wei) 了一座科技新城。傳(chuan) 統文明與(yu) 現代科技,在這片土地上交融共生、相得益彰,共同構築了一個(ge) 多元、開放、典雅、前衛的北京。

  以科研為(wei) 例,2021年北京研發投入強度6%,在國際創新城市中名列前位,基礎研究占比16%,遠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每萬(wan) 人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185件,穩居全國首位。2018年至2021年,北京連續4年蟬聯“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榜首。毫無疑問,北京的科研能力是國內(nei) 翹楚。

  在創新轉化方麵,北京也十分突出。2021年,北京技術合同成交突破7000億(yi) 元,占全國18.8%;高新技術企業(ye) 數占全國8.39%;20家中小企業(ye) 入列首批“隱形冠軍(jun) ”;獨角獸(shou) 企業(ye) 以102家穩居全國之首。

  2021年,北京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實現增加值9961.6億(yi) 元,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的24.7%。尤其是,注重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ye) 的北京證券交易所也於(yu) 2021年正式開市,進一步拓寬了北京科研優(you) 勢向產(chan) 業(ye) 優(you) 勢轉化的路徑。一個(ge) 萬(wan) 象更新、百業(ye) 興(xing) 旺的北京,正在逐漸呈現。

  而站在新的航程起點上,北京也有著更長遠的謀劃,未來大有可為(wei) 。

  比如,此次報告提出,鞏固完善高精尖產(chan) 業(ye) 格局。瞄準高端、智能綠色方向,積極發展先進製造業(ye) ,擦亮“北京智造”品牌。增強集成電路、醫藥健康、氫能等產(chan) 業(ye) 帶動作用,壯大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製造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圍繞光電子、生命科學、低碳技術等領域前瞻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

  報告還特別明確,要一頭抓能給行業(ye) 下定義(yi) 、定標準的頭部企業(ye) ,一頭抓大量嶄露頭角、有活力的中小微科技型企業(ye) ,培育更多獨角獸(shou)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和智能製造標杆工廠。這些,都和北京一直以來的發展規劃相呼應。

  2021年《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公布,首都未來發展藍圖和路線圖鋪展開來:到2025年,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基本形成,建設成為(wei) 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加快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出台北京基礎研究行動方案;推動重點領域前沿技術引領……

  可見,在過去發展曆程中積累了相當技術優(you) 勢的基礎上,北京已經提前瞄準全球矚目的朝陽產(chan) 業(ye) ,進一步牢牢抓住了科研、創新這個(ge) 牛鼻子。顯然,北京也有足夠的實力向這些關(guan) 鍵領域發起衝(chong) 刺。

  北京得天獨厚的教育、科研、創新優(you) 勢,都會(hui) 讓所有人的目光望向這裏,看北京如何在這些問題上破題。而矢誌於(yu) 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的北京,顯然也有“義(yi) 務”作為(wei) 中國的代表,為(wei) 此交出一份北京答卷。

  瞻望前方,山高水長。文脈綿延與(yu) 創新迸發的首都北京,正站在新的曆史節點上。隻要錨定世界科研創新的潮流與(yu) 方向,不斷開拓進取,北京就一定可以開辟發展新境,成為(wei) 全球視野下備受矚目的科創之城。

  □吳瑜(媒體(ti) 人)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