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加強對劇本殺、密室逃脫等場所管理 劇本信息須備案
央廣網北京6月27日消息(記者 宋雪)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等五部委出台了《文化和旅遊部 公安部 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 應急管理部 市場監管總局關(guan) 於(yu) 加強劇本娛樂(le) 經營場所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五部委通知》),明確提出劇本娛樂(le) 經營場所應當自經營之日起30個(ge) 自然日內(nei) 將經營場所地址以及場所使用的劇本腳本名稱、作者、簡介、適齡範圍等信息,通過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yu) 服務平台,報經營場所所在地縣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備案。對此,相關(guan) 負責人就有關(guan) 政策進行解讀。
近年來,以劇本殺、密室逃脫為(wei) 代表的劇本娛樂(le) 經營場所快速發展,在促進青年群體(ti) 特別是大學生創業(ye) 就業(ye) 、豐(feng) 富文化供給、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文化娛樂(le) 消費需求的同時,也出現了色情、血腥、暴力、靈異等不良內(nei) 容,以及消防安全隱患等問題。
對此,《五部委通知》將線下劇本殺和密室逃脫作為(wei) 劇本娛樂(le) 經營場所新業(ye) 態統一納入監管,堅持“放管服”改革和包容審慎監管,定製適應新業(ye) 態特點的監管模式,明確經營底線紅線,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和協同監管。
關(guan) 於(yu) 創新措施,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一是摒棄傳(chuan) 統的準入管理,實施告知性備案管理,以告知性備案方式將場所以及場所使用的劇本腳本清單納入政府部門監管視野,監管重點從(cong) 傳(chuan) 統的事前審批轉向事中事後監管;二是創新並大幅簡化優(you) 化備案程序,依托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yu) 服務平台,采取不見麵、無紙化、一站式網上備案,大幅壓減備案時間和成本;三是堅持“放管結合”,劃出內(nei) 容管理、未成年人保護、安全生產(chan) 等底線紅線,建立內(nei) 容自審機製,加強正麵引導,強化主體(ti) 責任;四是堅持協同監管,明確五部門職責分工,建立協同監管機製,形成監管合力;五是設置政策過渡期,引導企業(ye) 利用過渡期政策窗口開展自查自糾實現合規化經營。
政府部門以告知性備案方式將場所和場所使用的劇本腳本清單納入監管視野。劇本娛樂(le) 經營場所經營者登錄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yu) 服務平台,提交場所經營地址以及正在使用的劇本腳本作者、簡介、適齡範圍等信息即可完成備案工作,隻要提供故事梗概而不需要提交劇本腳本每頁內(nei) 容;新增劇本腳本或者內(nei) 容發生實質性變更的,需要再次提交劇本腳本名稱等清單基本信息進行備案。備案工作全部實現網上辦理、不見麵辦理。備案平台近期將正式啟用,文化和旅遊部將同步製定劇本娛樂(le) 活動備案指南。
加強對劇本娛樂(le) 經營場所內(nei) 容管理方麵,《五部委通知》堅持正麵引導和加強監管並重。一是堅持正確導向,要求使用內(nei) 容健康、積極向上的劇本腳本,鼓勵場所使用弘揚主旋律、傳(chuan) 播正能量的劇本腳本;二是強化主體(ti) 責任,要求建立內(nei) 容自審製度,對劇本腳本以及表演、場景、道具、服飾等進行內(nei) 容自審;三是劃出內(nei) 容紅線,劇本娛樂(le) 活動不得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娛樂(le) 場所管理條例》《營業(ye) 性演出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禁止的內(nei) 容。
公開征求意見中,公眾(zhong) 對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訴求反映強烈。《五部委通知》采取適齡提示、限時等措施加強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一是要求劇本娛樂(le) 經營場所使用的劇本腳本應當設置適齡提示,標明適齡範圍;設置的場景不適宜未成年人的,應當在顯著位置予以提示,並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二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娛樂(le) 場所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有關(guan) 規定,明確除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劇本娛樂(le) 經營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劇本娛樂(le) 活動。
該通知印發之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為(wei) 政策過渡期。過渡期內(nei) ,劇本娛樂(le) 經營場所應當開展自查自糾:一是依法將經營範圍調整為(wei) “劇本娛樂(le) 活動”;二是建立內(nei) 容自審機製,對劇本腳本進行內(nei) 容自審和評估,不符合要求的自行下架;三是向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履行備案手續;四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chan) 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等法律法規以及《密室逃脫類場所火災風險指南(試行)》《密室逃脫類場所火災風險檢查指引(試行)》等文件要求進行自查和整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