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央廣網評】雲南農大“招生減章”火了 人才是最好的“招生大片”

發布時間:2022-07-05 08:40:00來源: 央廣網

  近日,雲(yun) 南農(nong) 業(ye) 大學一名學生拍攝的宣傳(chuan) 母校的視頻意外走紅,獲得超過百萬(wan) 網友點讚。這則被眾(zhong) 多網友評價(jia) 為(wei) “招生減章”的視頻帶火了雲(yun) 南農(nong) 大,也讓更多人注意到了學校的名譽校長朱有勇。

  “歡迎報考雲(yun) 南農(nong) 業(ye) 大學,我們(men) 這裏真的不用天天挖地”。黝黑的麵孔、淳樸的表情、轟鳴的農(nong) 機,站在田梗上的男生,於(yu) 熱熱鬧鬧的耕地場景中講了一通平實的“瞎話”。視頻中,火熱的青春與(yu) 冷門的農(nong) 學專(zhuan) 業(ye) 撞了個(ge) 滿懷,理想與(yu) 現實交融中,讓人們(men) 看到“學農(nong) 人”的艱辛日常,滿屏都是喜感和掩飾不住的煙火氣。

  這個(ge) 視頻為(wei) 何能火“出圈”?因為(wei) 充滿泥土氣息,十分真實。“不用天天挖地”何以學好農(nong) 業(ye) ?隻有下得了地,進得了實驗室,開得了高端農(nong) 機,才能學有所成、學有所獲。這則“招生減章”,以田間地頭的“反向宣傳(chuan) ”,打響了求真務實的形象宣傳(chuan) ,“減”掉了“繁文縟節”,留下了質樸與(yu) 初心。相比於(yu) 一些滿屏帥哥美女高調出鏡的招生宣傳(chuan) 視頻,這無異於(yu) “一股清流”,更“走心”,也更“接地氣”。

  實際上,這則“招生減章”能“火出圈”,與(yu) 其背後的故事也不無關(guan) 係。雲(yun) 南農(nong) 大的名譽校長朱有勇多年來紮根田野、致力於(yu) 脫貧攻堅的事跡,與(yu) “招生減章”可謂異曲同工。“歸根結底,我就是一個(ge) 會(hui) 種莊稼的農(nong) 民,所以農(nong) 民需要什麽(me) ,我就研究什麽(me) 。”從(cong) 農(nong) 家子弟到大學校長,從(cong) 工程院院士到“農(nong) 民教授”,他俯下身紮根田間,將自己的科研論文寫(xie) 在了祖國廣袤的大地上,用實際行動為(wei) 所有“學農(nong) 人”點亮了夢想,樹立了榜樣。

  每每臨(lin) 近招生季,各大高校都會(hui) 不遺餘(yu) 力地進行宣傳(chuan) 和推廣。但是,形象宣傳(chuan) 不應華而不實,而要實事求是,貼近用戶。說著“不用天天挖地”卻為(wei) 著農(nong) 機轟鳴而滿臉自豪的男生,跟農(nong) 業(ye) 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好院士、好校長,他們(men) 腳上有泥,眼裏有光,以其真實、質樸“出圈”,為(wei) 考生選擇專(zhuan) 業(ye) 提供了有意義(yi) 的借鑒,激勵真正熱愛農(nong) 學專(zhuan) 業(ye) 的人走進農(nong) 校,用汗水與(yu) 耕耘,讓農(nong) 學技術在田間地頭開花結果。

  最好的形象宣傳(chuan) 是人才培養(yang) 。樸實無華的學子、榜樣引領的良師,正是最好的“招生大片”。(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胡輝)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