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評】不標價、虛抬價 “雪糕刺客”該拉出來曬曬了!
夏日炎炎,雪糕冰涼,消費很熱。打開商超冰櫃,一股涼氣撲麵而來,琳琅滿目的雪糕更是誘人。不過,等你選好雪糕準備大快朵頤,結賬時或許會(hui) 遭到“當頭一棒”:一根雪糕的價(jia) 格高達幾十元甚至上百元,而不是幾塊錢。然而,這樣的價(jia) 格很可能並沒有明確標示出來。
沒享受到雪糕的冰涼,卻被雪糕價(jia) 格嚇得“拔涼”,有網友把這種在交易中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雪糕稱為(wei) “雪糕刺客”。有人調侃,“路邊的雪糕你不要買(mai) !”
一根小雪糕能引起全網熱議,一來是因為(wei) 貼近人們(men) 的生活,二來在於(yu) 其超乎常理之處。
首先,作為(wei) 商品必須明碼標價(jia) ,讓消費者買(mai) 得明白、吃得放心,這是商品交易中最基本的規則。暗藏價(jia) 格甚至故意欺詐,侵犯消費者權益,這樣的雪糕怎能讓人安心消費呢?
其次,對消費者而言,吃根雪糕圖的不過是一份清涼、一份甜美,購買(mai) 的前提是貨真價(jia) 實。如果貨不對板或者價(jia) 格虛高,再流行的“網紅”包裝、再知名的品牌,恐怕都難以讓消費者“為(wei) 情懷買(mai) 單”。
隨著雪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投資者逐利而來,各種營銷手段自然層出不窮。良性競爭(zheng) 能推動行業(ye) 健康發展。反之,如果以各種手段不斷抬高價(jia) 格或者欺詐消費者,甚至出現質量安全問題,注定要被消費者拋棄。
近期,針對雪糕市場存在價(jia) 格亂(luan) 象,多地市場監管部門展開價(jia) 格檢查專(zhuan) 項行動。這給有些商家敲響警鍾:不要低估消費者,“雪糕刺客”注定不能長久,終究會(hui) 被拉出來曬一曬,讓消費者看到商家和“雪糕刺客”生廠商“注水”的誠信。因此,存在問題的廠商不妨自我省視、自我整改,讓雪糕回歸雪糕。(央廣網評論員 陳銳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新利平台微博
新利平台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