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熱點觀察:較長交貨周期和砍單潮並存 芯片供應到底是偏緊還是過剩?

發布時間:2022-07-08 08:49: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7月7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有統計顯示,6月份全球芯片平均交貨期為(wei) 27周,雖然略有下降,但仍然超過半年,說明芯片供應仍然偏緊。但也有數據顯示,多家芯片企業(ye) 最近遭遇砍單潮,說明需求不足,產(chan) 能相對過剩。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這樣矛盾的數據?芯片到底是偏緊還是過剩?

  機構統計顯示,6月份,全球芯片平均交貨周期為(wei) 27周,比5月份略微縮短0.1周,但仍然超過半年時間。而對比疫情前的2019年,芯片平均交貨周期隻有兩(liang) 個(ge) 月左右,這個(ge) 巨大差距說明當前芯片供應仍然偏緊。同時,也有機構數據顯示,多家芯片企業(ye) 最近遭遇砍單潮,以聯發科為(wei) 例,第四季度中低端5G芯片訂單調整幅度高達30%-35%,說明存在過剩風險。那麽(me) ,芯片供應到底是偏緊還是過剩?多位專(zhuan) 家和業(ye) 內(nei) 人士解讀,這要分類來看。群智谘詢副總經理陳軍(jun) 說,從(cong) 應用領域來看,芯片主要分為(wei) 消費電子芯片和非消費電子芯片兩(liang) 類,前者現在的確存在過剩風險。

  “我們(men) 所看到的砍單潮更多針對的是消費電子產(chan) 品,是基本盤,也是最大的一方麵。目前來看,消費電子產(chan) 品,像手機、電視、電腦需求都不好,所以都在砍單。因此從(cong) 這個(ge) 層麵來看,半導體(ti) 確實出現一個(ge) 所謂的供需風險,就是供大於(yu) 求這樣一個(ge) 狀況。”陳軍(jun) 說。

  有統計顯示,5月份,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wei) 9600萬(wan) 部,連續11個(ge) 月同比下降,降幅高達10%。電腦、平板以及其他消費電子產(chan) 品的出貨量也不樂(le) 觀。下遊需求收縮,芯片需求必然下降,進而供大於(yu) 求。陳軍(jun) 預計,這種現象將持續較長時間。“從(cong) 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整個(ge) 需求層麵,消費電子的需求還是相對偏弱。一方麵是因為(wei) 需求的下滑;同時,對於(yu) 半導體(ti) 來講,上遊的擴產(chan) 還在繼續,包括一些基材還在按照原來的節奏在推。因此,大的半導體(ti) 供需狀況應該是供大於(yu) 求的狀況,價(jia) 格會(hui) 有一個(ge) 比較大的下滑。”

  當然,芯片供應偏緊同樣也是存在的,主要涉及的是非消費電子芯片,特別是車規級芯片和工業(ye) 級芯片。工信部7日再次提到,要加強行業(ye) 運行監測研判,做好汽車芯片和上遊原材料保供穩價(jia) 工作,全力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暢通穩定。這也說明,汽車芯片供應偏緊狀況並沒有完全消除。集微谘詢總經理韓曉敏說:“現在一些比較緊張的像車規級芯片肯定不是26周-27周的,都在一年左右。現在排的還是不夠,交不完貨。車規級的我們(men) 估計在一兩(liang) 年之內(nei) 緩解不到正常水平,隻能說大家投入的更多之後會(hui) 好一些,因為(wei) 新能源車現在爆量爆得很快。”

  業(ye) 內(nei) 預計,最早在今年下半年,產(chan) 能過剩將開始衝(chong) 擊台積電這類晶圓代工企業(ye) ,迫使企業(ye) 降價(jia) 去庫存。但這些企業(ye) 也很難通過改造的方式,把過剩產(chan) 能轉向生產(chan) 汽車芯片和工業(ye) 級芯片。韓曉敏判斷,未來一段時間內(nei) ,全球芯片產(chan) 能不足與(yu) 產(chan) 能過剩的結構性矛盾將持續存在。“做這種普通消費電子的產(chan) 線,哪怕是有車規的企業(ye) 給你投單,你想用這條線來做車規的產(chan) 品,也得改造大概大半年的時間,而且還要通過一係列認證。這個(ge) 認證一方麵需要芯片廠商做,另外一方麵代工廠產(chan) 線的工藝也要過車規的認證。”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