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北京城市副中心首創“文明數治”係統

發布時間:2022-08-10 08:26:00來源: 北京日報

  小到一個(ge) 井蓋,大到市容秩序,樁樁件件都關(guan) 係城市文明和市民生活。自開展文明城區創建工作以來,北京市通州區發生了巨大變化,城市麵貌、交通秩序、社區環境等都顯著提升。經過近兩(liang) 年的實踐,城市副中心目前已初步建成了“文明數治”係統,為(wei) 創城裝上“最強大腦”。從(cong) 工作人員派單到現場治理,全程用時不超過10分鍾。

  禮讓斑馬線、樓道堆積雜物、亂(luan) 停車、門前三包不合格、公益廣告牌汙損等創城問題,都可以通過“文明數治”係統反映。“文明數治”係統,將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手段應用到文明城區創建中,整合城市管理網格化資源,使創城有了無處不在的“眼”和“手”,通過構建“全域創城一張圖”,為(wei) 文明創建插上數字化的翅膀。通過該“文明數治”係統,大大提高了派單處置效率。城市副中心目前已實現39類約4000餘(yu) 個(ge) 點位每兩(liang) 月巡查一次,月派發《督查通知單》500餘(yu) 張,有效處置率達91.32%。今年上半年全國文明城區實地督辦單辦結率為(wei) 95%。

  通州區在文明城區常態化創建工作中,始終把解決(jue) 市民身邊煩心事、操心事作為(wei) 切入點,在全麵推進對標達標過程中,將物業(ye) 管理作為(wei) 社區治理的“關(guan) 鍵小事”。針對老舊小區管理難題,通州區創新實施“1+1+N”物業(ye) 服務工作模式,全麵推進居民小區文明創建對標達標工作,將老舊小區與(yu) 周邊小區進行打包,創設463個(ge) “物業(ye) 管理單元”,逐步規範老舊小區物業(ye) 管理,使老舊小區煥發出新的活力。中倉(cang) 街道中上園5號院建於(yu) 90年代,曾由於(yu) 無物業(ye) 管理導致“髒亂(luan) 差”成為(wei) 常態。中倉(cang) 街道通過“先嚐後買(mai) ”方式引入專(zhuan) 業(ye) 化物業(ye) 服務,推出了“碼上說”等創新工作舉(ju) 措,僅(jin) 用一年時間便實現了“12345市民熱線零投訴、創城督辦單零增長、物業(ye) 費收繳百分百”的三大轉變。如今小區內(nei) ,建設了“文明議事亭”“文明家亭”“文明驛站”“文明畫廊”“文明樓門”,處處彰顯著文明和諧之風。

  此外,為(wei) 發揮中國特色誌願服務在基層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持續推動《北京市文明行為(wei) 促進條例》實施,營造城市副中心更加文明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通州區組織開展了“禮讓斑馬線 守序紅綠燈”新時代文明實踐誌願服務活動,活動將持續到今年年底,助力全國文明城區常態化創建。

  下一步,通州區將牢固樹立全區“一盤棋”思想,始終堅持“為(wei) 民、利民、惠民”原則,把文明城區創建擺在重要位置,主動對標“首善標準”,牢固樹立“副中心意識”,努力把創建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高質量爭(zheng) 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