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第六屆老舍戲劇節啟動 20餘部中外精品全城綻放

發布時間:2022-08-23 08:30:00來源: 北京日報

  隨著一係列重磅演出開票,大戲看北京·2022第六屆老舍戲劇節日前在天橋藝術中心宣告啟動。從(cong) 9月14日一直到12月中旬,20餘(yu) 部50餘(yu) 場中外精品劇目和50餘(yu) 場戲劇文化活動,將在以北京中軸線為(wei) 核心的各大小劇場、演藝新空間、旅遊景點、會(hui) 館、街區及社區陸續展開,讓戲劇流淌在城市的每一個(ge) 角落。

  “綻放”聯動戲劇全產(chan) 業(ye) 鏈

  老舍戲劇節創辦於(yu) 2017年,由北京市演出有限責任公司發起,與(yu)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共同主辦。今年老舍戲劇節迎來第六個(ge) 年頭,並被納入北京市“大戲看北京”重點項目。

  本屆老舍戲劇節以“綻放”為(wei) 主題,20餘(yu) 台“大戲、好戲、首演戲”將遍布京城大劇場、小劇場和演藝新空間;國家及省市院團、民營戲劇機構也將齊聚京城;主題論壇、創作分享等活動發布行業(ye) 觀點,引領戲劇發展方向;通過作品委約、聯合創投、共同運營,催生成果轉化;開展戲劇普及活動,搭建民眾(zhong) 參與(yu) 平台,推動戲劇走進社區、園區、商圈。

  發布會(hui) 上,主辦方還發布了第六屆老舍戲劇節觀演地圖,與(yu) 相關(guan) 部門聯合推出老舍戲劇節數字門票,針對疫情常態化形勢推出了老舍戲劇節雲(yun) 端劇場。

  今年老舍戲劇節還將整合劇目展演、劇本孵化、劇目製作等演藝要素資源,運用數字藏品、新媒體(ti) 直播等一係列創新手段,聯動戲劇全產(chan) 業(ye) 鏈,促進戲劇生態健康發展,形成“北京經驗”和“北京模式”。

  五大單元薈萃多彩佳作

  今年戲劇節劇目展演分為(wei) 文學佳作、梨園百花、國際視野、後浪新聲和校園漣漪五個(ge) 單元。開幕大戲是根據馮(feng) 驥才原著改編的話劇《俗世奇人》,之後還有《紅高粱家族》《驚夢》《虛像的道化師》《北京人》等話劇,根據老舍原著改編的曲劇《我這一輩子》等劇目緊隨其後,根據托爾斯泰經典改編的音樂(le) 劇《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版作為(wei) 閉幕大戲上演。

  梨園百花單元安排了具有文本性、民族性、創新性的戲曲,如江蘇省昆劇院精華版昆曲《牡丹亭》、北京京劇院《馬前潑水》和北方昆曲劇院的《望江亭中秋切鱠》等;國際視野單元將以高清放映的方式播放英國國家劇院《哈姆雷特》、韓國劇工坊魔方陣話劇《駱駝祥子》等海外精品名劇;後浪新聲則關(guan) 注戲劇新銳人才和作品,包括《威廉與(yu) 我》《象棋的故事》《吉他男》等;校園漣漪單元將以征集高校戲劇線上展播的方式,聚焦青年戲劇人才培育。

  每年老舍戲劇節的專(zhuan) 業(ye) 論壇總是引發關(guan) 注。今年老舍戲劇節期間,共計舉(ju) 辦3場大型主題論壇,通過開放式座談研討方式,深入探討文學和戲劇、文學作品和舞台呈現的關(guan) 係。

  老舍女兒(er) 寄語表達希望

  老舍先生的女兒(er) 舒濟在發給戲劇節組委會(hui) 的親(qin) 筆手稿寄語中寫(xie) 道:“這屆老舍戲劇節依然重視戲劇的文學精神,堅守住了這個(ge) 宗旨,並努力展現戲劇的多樣性,將傳(chuan) 統戲曲容納進來,增添了新內(nei) 容。比如新增的幾部昆曲,劇本本身也是耐人尋味的經典文學作品……看到老舍戲劇節每屆都有新內(nei) 容,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所拓展;看到國內(nei) 更多的劇團加入進來;看到更多的北京普通觀眾(zhong) 有了參與(yu) 戲劇活動的機會(hui) ;看到戲劇節能夠將提高水平和普及戲劇文化相結合,能夠為(wei) 北京的文化事業(ye) 添彩,我很高興(xing) !”

  第六屆老舍戲劇節閉幕盛典暨戲劇之夜,還將著重回首戲劇節五年一路走來的曆程,集中展現近年來戲劇創作的豐(feng) 碩成果,強化“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展現首都文化底蘊與(yu) 內(nei) 涵。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