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如何保障和改善困難群眾生活?民政部答央廣網:對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

發布時間:2022-09-09 08:40: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記者王晶)8日,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舉(ju) 行“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新時代民政工作有關(guan) 情況。會(hui) 上,針對央廣網記者關(guan) 於(yu) 保障和改善困難群眾(zhong) 生活的提問,民政部社會(hui) 救助司司長劉喜堂回應稱,下一步,將按照係統集成、協同高效的要求,持續深化社會(hui) 救助製度改革,拓展應用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台,創新優(you) 化救助服務,進一步編密織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網。

  民政部劉喜堂司長答央廣網記者問(視頻剪輯 張岩)

  央廣網記者:黨(dang) 和國家曆來高度重視基本民生保障和社會(hui) 救助工作。請問,民政部在完善社會(hui) 救助體(ti) 係、保障和改善困難群眾(zhong) 生活等方麵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哪些工作考慮?

  劉喜堂表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基本建成中國特色社會(hui) 救助體(ti) 係。

  他具體(ti) 介紹道,困難群眾(zhong) 的基本生活得到了製度性保障。“大家耳熟能詳的低保製度是困難群眾(zhong) 基本生活保障的主體(ti) 製度安排,目前低保在對象認定、收入核算、辦理流程以及資金發放、動態管理等方麵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規範,也更加具有包容性,更有溫度。”

  比如,將低保邊緣家庭的重病重殘人員單獨納入低保,增加了就業(ye) 成本扣減、低保漸退等規定。特困人員救助供養(yang) 製度整合城市“三無”人員救助和農(nong) 村五保供養(yang) 製度,成為(wei) 與(yu) 低保製度並行的一項基本生活救助製度。臨(lin) 時救助製度突出“救急解難”,重在解決(jue) 群眾(zhong) 突發性、緊迫性基本生活困難。

  一組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共有4680多萬(wan) 困難群眾(zhong) 納入低保或特困供養(yang) ,全年實施臨(lin) 時救助1198.6萬(wan) 人次;這十年各級財政累計支出基本生活救助資金2.04萬(wan) 億(yi) 元,有力地保障了困難群眾(zhong) 基本生活,低保資金和其他救助資金都能及時足額發放。

  同時,中國特色社會(hui) 救助體(ti) 係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中發揮了重要兜底作用。

  在脫貧攻堅期內(nei) ,全國共有1936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了低保或者特困供養(yang) ,占全部脫貧人口的19.6%。劉喜堂說,打贏脫貧攻堅戰後,民政部繼續鞏固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將277萬(wan) 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以及突發嚴(yan) 重困難戶納入低保,鞏固了脫貧成果。

  劉喜堂稱,我國實現了對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民政部基本建成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平台,平台歸集了6200多萬(wan) 低收入人口基本信息,大約占全國總人口的4.4%。同時,民政部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健全了分層分類救助幫扶機製,有針對性地開展救助幫扶,使各項救助政策更有針對性、實效性。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