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二次穿軍裝
金戈鐵馬揮夢不去,重披戰甲再踏征程。今年下半年,北京市二次入伍的青年超過10人,首都高校學子從(cong) 軍(jun) 報國熱情高漲,一大批高學曆高素質人才從(cong) 源頭上提高部隊戰鬥力生成起點。
李定津曾是山東(dong) 省武術散打冠軍(jun) 、北京體(ti) 育大學學生,大二時參軍(jun) 入伍。退役時他和軍(jun) 營有個(ge) 約定:等我回來!如今,他完成學業(ye) ,履行約定,二次入伍,重回軍(jun) 營。
李定津的爺爺、父親(qin) 和伯伯、叔叔都是軍(jun) 人,紅色基因在這個(ge) 家庭中埋下了種子,李定津從(cong) 小就對軍(jun) 營生活充滿向往。
李定津高中時就讀於(yu) 煙台一家武校,學習(xi) 散打,“直、擺、勾、鞭、刺”,李定津的英雄夢根植在“出拳”的每一天。在這期間他獲得過山東(dong) 省武術散打錦標賽第一名和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練就了強健體(ti) 魄和過人意誌。
2017年,一部《戰狼》讓他熱血沸騰,對部隊的渴望越來越強烈。於(yu) 是,就在那一年,李定津攜筆從(cong) 戎,從(cong) 北京入伍,成為(wei) 空軍(jun) 某部戰士。
甘肅戈壁灘上的一次演習(xi) ,在漫天黃沙中,李定津完成了400公裏的緊急拉動、1200公裏的摩托行軍(jun) 、3天3夜的鐵路行軍(jun) 。難以下咽的“黃沙拌飯”剌得嗓子生疼;72小時的火車硬座讓身體(ti) 僵直不能動彈。河北某地的一次駐訓,李定津頭一次見到那麽(me) 毒的蚊子,渾身上下全是大包,手指頭上被叮一下,整根手指都會(hui) 跟著腫起來,還不能撓,一撓就會(hui) 留疤,再癢也隻能忍著……
軍(jun) 營生活苦嗎?那是真苦,兵當夠了沒有?沒有!
2019年,李定津拿著兩(liang) 次“優(you) 秀義(yi) 務兵”的榮譽,依依不舍脫下軍(jun) 裝,結束了兩(liang) 年義(yi) 務兵生活。他回到學校,認真完成了本科學業(ye) 。今年他該畢業(ye) 了,身邊的同學都忙著考研、找工作,李定津卻決(jue) 定——重回軍(jun) 營!他說:“我想為(wei) 祖國再站一次崗!”
這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早在當年退伍時就跟軍(jun) 營做的約定。“我要先回學校去,提高文化水平,學好專(zhuan) 業(ye) 知識,再把這些無形的財富帶回軍(jun) 營。”
李定津今年24歲,頂著應征年齡上限,他在北京報了名。
“體(ti) 能是軍(jun) 事素質中的重中之重,雖然二次入伍還是新兵身份,但我要以老兵標準要求自己,甚至要超越班長!”從(cong) 6月份開始,李定津開始為(wei) 重新入伍做準備,每天堅持進行4個(ge) 小時的體(ti) 能訓練,操場、公園、健身房都有他的身影。
“一天不練身體(ti) 就會(hui) 退化,兩(liang) 年的部隊生活塑造了我強健的體(ti) 魄,如今重回軍(jun) 營,隻能更強,不可荒廢!”數著入伍倒計時的日子,李定津又加大了訓練的強度。
9月6日,李定津參加海澱區役前教育,終於(yu) 再次穿上心心念念的迷彩服。撫摸著軍(jun) 裝,他的目光柔和而堅定,“青春有很多樣子,很慶幸我的青春有兩(liang) 次穿軍(jun) 裝的樣子!”
正在參加順義(yi) 區役前教育的預定新兵李豐(feng) 泰,畢業(ye) 於(yu) 北京城市學院空中乘務專(zhuan) 業(ye) ,曾服役於(yu) 空軍(jun) 某場站兩(liang) 年,今年也是二次入伍。他說,“清澈的愛,隻為(wei) 中國。作為(wei) 當代大學生,我選擇二次入伍,就是要把最好的青春年華獻給祖國,就是要盡自己的一份力,守護好我深愛的國家和人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