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北京市疏整促專項辦——啃最硬的骨頭

發布時間:2022-09-16 08:40:00來源: 北京日報

  近日公布的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ti) ”表彰名單上,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專(zhuan) 項行動工作辦公室在列。雖然這個(ge) 機構組建時間不長、平日鮮有露臉,但掌管的大事小情都在百姓身邊——

  居民盼望已久的京新高速沙陽路出入口被打通,蓮花河西岸荒廢了20年的高壓線塔終被拆除,12345熱線上市民投訴最多的街鄉(xiang) 鎮“摘帽”……這些最硬的“骨頭”被一一“啃”下,幕後是它在做協調解決(jue) 的“推手”,也在探索著超大城市治理提升的“北京經驗”。

  去年9月,京新高速沙陽路北側(ce) 的兩(liang) 個(ge) 出入口開放,周邊4萬(wan) 居民每天進城終於(yu) 不必再繞行京藏高速。

  時間回到2019年,12345熱線上關(guan) 於(yu) 打通沙陽路北側(ce) 出入口的訴求越來越多,這個(ge) 地處昌平與(yu) 海澱交界地帶的路口已經被擱置了7年。雖然投訴的居民主要來自昌平區、訴求都接轉到昌平區,但堵在匝道位置的建築位於(yu) 海澱區一側(ce) ,10年前就該拆了。

  “這個(ge) 問題不是一個(ge) 區、一個(ge) 部門就能解決(jue) 的,是需要市區十幾個(ge) 部門聯動起來,往一個(ge) 方向使勁兒(er) 。”當年,市疏整促專(zhuan) 項辦正式接手這一難題。此後的兩(liang) 年裏,海澱區住建委解決(jue) 土地移交和拆遷騰退任務;首發建設公司加快建設施工;交通、城管、交管、通信等部門現場協調解決(jue) 路燈改移、樹木移栽問題……大家共同發力,問題解決(jue) 進入加速模式。

  多年未解決(jue) 的“老大難”背後往往都有跨區、跨部門協調不力的影子,條塊分割的機構有時也缺乏牽頭協調推動的部門。這時候,市疏整促專(zhuan) 項辦便及時補位。“我們(men) 圍繞治理違法建設、重點項目征拆收尾等重點難點任務,找準關(guan) 鍵環節,整合多方力量,握指成拳持續發力,會(hui) 同市相關(guan) 部門製定完善200餘(yu) 項政策標準,深入基層開展150多次蹲點調研和現場調度,著力推動一批‘老大難’問題徹底解決(jue) 。”市疏整促專(zhuan) 項辦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北京已成為(wei) 全國第一個(ge) 減量發展的超大城市,自2017年開展的“疏解整治促提升”專(zhuan) 項行動也助力首都城市發展方式實現深刻轉型。

  近年來,本市累計實施“留白增綠” 8800餘(yu) 公頃,相當於(yu) 13個(ge)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市民得以開窗見綠、出門進園;動物園和大紅門地區告別服裝批發業(ye) 態,加快向金融科技、商務轉型;建設提升便民商業(ye) 網點6173個(ge) ,實現全市社區基本便民商業(ye) 服務功能全覆蓋;核心區“靜下來”,共生院改造留住“鄉(xiang) 愁”,三裏河再現“水穿街巷、庭院人家”……37個(ge) 治理類街鄉(xiang) 鎮市民反映集中的問題轉化為(wei) “事項清單”“補短板項目清單”“政策清單”,市、區、街鄉(xiang) 鎮、村(社區)四級協調聯動,累計解決(jue) 房產(chan) 證辦理、小區停車等清單事項1500餘(yu) 項。

  不僅(jin) 要聞風而動、接訴即辦,更要舉(ju) 一反三、未訴先辦,一批百姓還沒提出來的問題也提前謀劃提升、主動治理。“治理類街鄉(xiang) 鎮市民訴求量占全市的比重穩步下降,基層治理能力明顯提升,得到了廣大居民的認可。”相關(guan) 負責人說。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