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36名清華北大學子組團參軍 “在熱血軍營中淬煉自我燃燒青春”

發布時間:2022-09-22 08:31:00來源: 北京日報

  近日,北京市今年下半年入伍新兵陸續抵達軍(jun) 營。記者了解到,今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已有36名學子組團參軍(jun) 。截至目前,這兩(liang) 所高校已向軍(jun) 營輸送人才475人。

  這些學子牢記“生逢其時、重任在肩”的使命,欣然走出校園,投身火熱軍(jun) 營,磨礪精彩人生。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2019級本科生王娜娜矢誌參軍(jun) 報國,她曾兩(liang) 次應征報名,卻因身體(ti) 和體(ti) 能落選。今年是她第三次報名,終於(yu) 如願以償(chang) 。在學校新兵歡送會(hui) 上,她說,希望自己成為(wei) “文能寫(xie) ,武能戰”的軍(jun) 人,紮根在更廣袤的祖國大地上奉獻青春。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2020級本科生胡雅潔來自大美青海,自小耳濡目染原子城“兩(liang) 彈一星”紅色精神。學業(ye) 和入伍對她而言,皆是心之所向。她在離校時許下人生誓言:“願素履以往,投筆從(cong) 戎。在熱血軍(jun) 營中淬煉自我,燃燒青春。請黨(dang) 放心,強國有我!”

  北京大學法學院2019級本科生塗倩雯為(wei) 參軍(jun) 所做的努力令人動容。她來自湖北孝感市,大一的寒假,新冠疫情在她的家鄉(xiang) 突然暴發。就在這時候,人民子弟兵來了,白衣戰士來了!“看著他們(men) 奮不顧身地擋在我們(men) 與(yu) 死神之間,而我隻能困於(yu) 家中的三尺書(shu) 桌上網課,雖然知道自己還是個(ge) 學生,但我依然為(wei) 此時的無力感到深深的愧疚,並渴望在將來有能力的時候報答這份恩情。”這個(ge) 恩如何報?思索良久,她決(jue) 定:去參軍(jun) !保家衛國,為(wei) 人民服務,沒有什麽(me) 途徑比這種報恩的方式來得更直接,更幹脆。塗倩雯的身體(ti) 偏胖,最重時達到了200斤。為(wei) 了通過征兵體(ti) 檢,她每天跑5公裏或10公裏,配合遊泳、拳擊與(yu) 飲食控製。不到一年時間,她已經跑出1700公裏,相當於(yu) 40個(ge) 馬拉鬆的距離!今年7月份,塗倩雯的體(ti) 重穩定在了132斤左右,順利通過北京市女兵體(ti) 檢。

  還有不少碩士、博士也圓了參軍(jun) 夢。例如,在今年上半年征兵工作中,就有一名25歲的“大齡”應征者,她叫劉暢,是北京交通大學的博士生。本科畢業(ye) 時她就報名應征,但沒能如願。今年國家放寬了征兵年齡,她把握住最後一次機會(hui) ,終於(yu) 得償(chang) 所願。

  近年來,北京市大學生應征入伍熱情高漲,先後湧現出一大批“學霸參軍(jun) ”的先進典型。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宋璽曾作為(wei) 唯一的90後巾幗陸戰隊員,2016年底隨中國海軍(jun) 第25批護航編隊赴亞(ya) 丁灣、索馬裏執行護航任務,展現了大國海軍(jun) 的良好形象。2020年,曾撰文《感恩貧窮》激勵無數人的北大女孩王心儀(yi) 入伍海軍(jun) ,並登上了遼寧艦,成為(wei) 一名航母操舵兵。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