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北京曆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執法檢查報告出爐 中軸線申遺保護駛入“快車道”

發布時間:2022-09-22 08:31:00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曆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實施一年多以來,中軸線保護取得多點突破,老城整體(ti) 保護有效加強、城市肌理愈發清晰,三山五園地區山水田園風貌逐漸恢複,三條文化帶建設有序推進,北京市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

  21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四十三次會(hui) 議聽取審議關(guan) 於(yu) 檢查《北京曆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緊扣法規條款,執法檢查組指出了保護騰退工作較為(wei) 緩慢、保護利用“活”性不足、文保資金績效管理需要加強等主要問題。

  老城內(nei) 百餘(yu) 項文物修繕動工

  作為(wei) 條例規定的重要內(nei) 容,中軸線申遺保護已取得長足進展。皇史宬北院重新亮相,中軸線南段禦道景觀整體(ti) 貫通,先農(nong) 壇內(nei) 部的“一畝(mu) 三分地”恢複展示。申遺文本及保護管理規劃編製完成,國家文物局已確定推薦“北京中軸線”作為(wei) 我國2024年世界文化遺產(chan) 申報項目,中軸線申遺保護已駛入“快車道”。

  老城和三山五園地區保護也取得顯著成效。胡同環境整治持續發力,為(wei) 老城“通筋活血、固本培元”,胡同、四合院已成為(wei) “網紅打卡地”。老城內(nei) 百餘(yu) 項文物修繕工程相繼啟動,北大紅樓、李大釗故居等革命文物得到保護修繕。三山五園地區整體(ti) 保護有序推進,山水田園風貌逐漸恢複。頤和園東(dong) 宮門公交場站實現騰退,功德寺、一畝(mu) 園等村莊完成拆遷。玉泉山地區循環水網實現連通,稻田景觀再現京西,曆史水係格局基本成型。

  三條文化帶建設持續發力。大運河重新煥發蓬勃活力,白浮泉遺址公園建設順利實施,“京西小故宮”——萬(wan) 壽寺已對外開放,大運河京冀互聯互通段62公裏實現通航。400公裏“京畿長城”國家風景道亮相。永定河26年來首次實現全線貫通入海,琉璃河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全麵啟動,新首鋼成為(wei) 首都城市複興(xing) 新地標。

  曆史文化遺產(chan) 保護利用“活”性不足

  “保護利用‘活’性不足,條例的政策潛能沒有充分釋放”是執法檢查組發現的問題之一。條例第六十四條至第六十七條對如何更好盤活曆史文化遺產(chan) 、讓其煥發新活力作出了規定,如曆史建築可以依法轉讓、抵押、出租;鼓勵曆史建築引入圖書(shu) 館、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和服務功能等。執法檢查組認為(wei) ,此類允許和鼓勵曆史文化遺產(chan) 活化利用的措施還沒有充分運用。工業(ye) 遺產(chan) 在符合結構、消防、環保等要求的前提下,申請變更用途仍存在較多障礙。文物等保護對象騰退後使用用途較為(wei) 單一,貼近市民生活、符合市民文化需求的活化利用方式還不豐(feng) 富。

  “要激活曆史文化遺產(chan) 價(jia) 值寶藏,激發全社會(hui) 共同保護利用的積極性。”執法檢查組建議,研究出台更管用、更好用、更具操作性的支持政策,打破規劃、消防、環保等方麵的限製門檻,打通工業(ye) 遺產(chan) 、名人故居、掛牌院落等曆史建築利用渠道,豐(feng) 富曆史文化遺產(chan) 利用場景。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和現代科技手段,將優(you) 秀曆史文化賦予更加現代化、年輕化的展示形式。總結京報館、正乙祠戲樓、曹雪芹故居紀念館等運營經驗,引入專(zhuan) 業(ye) 能力強的第三方運營主體(ti) 拓展文化和服務功能。

  加快確定保護對象的騰退路徑

  文物騰退仍然任重道遠。執法檢查組指出,條例第四十五條、第五十九條規定的文物保護騰退要求還需要加快落實,“中軸線申遺保護範圍內(nei) 文物項目騰退時間緊迫,目前先農(nong) 壇慶成宮院落騰退工作還未完成,部分項目騰退資金已經到位,但入戶調查、簽訂征收協議等騰退工作還未開展。孚王府、崇禮住宅等重點文物項目騰退工作仍存在較大困難。”同時,部分文保單位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配套設施不全,供電、排水設備老化,文物保護環境欠佳,在住居民的生活條件也需要改善。

  “要以‘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誤不起’的責任感緊迫感抓緊推進中軸線文物騰退工作。”執法檢查組建議,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機遇,強化與(yu) 中央單位的服務對接,加快確定保護對象的騰退路徑,合理規劃騰退置換的空間和場地。按照不同地域、不同形態和不同項目類型,分別編製好保護對象騰退規劃和實施計劃。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