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三陵鎮探索村陵發展新模式
金秋十月,北京十三陵鎮泰陵園村西邊複耕複墾土地上首茬玉米迎來豐(feng) 收,平整後的土地上,工作人員正查看脫粒後金燦燦的玉米粒。遠處的邊角地,借地勢修建的梯田裏,花生等作物也即將迎來收獲。而就在兩(liang) 年前,這片耕地上還是一個(ge) 違建的滑雪場。2021年以來,為(wei) 落實市區“基本無違法建設區”創建工作要求,十三陵鎮提前謀劃,加大宣傳(chuan) ,積極動員,在全鎮開展了基本無違建鎮創建行動。經過不懈的努力,自2021年到現在,十三陵鎮累計拆除並銷賬違法建設850193.76平方米,疏整促工作成效顯著。
雙向發力
十三陵鎮疏整促走上快車道
林地裏的“園子房”、非宅基地上的自建房、曆史遺留的眾(zhong) 多違建項目……在昌平區十三陵鎮,違建曾是塊難啃的“硬骨頭”,不僅(jin) 外來遊客觀感不佳,鎮內(nei) 居民生產(chan) 生活環境也得不到改善。
為(wei) 加快“基本無違法建設區”建設,十三陵鎮自2021年起加快步伐,積極落實北京市疏解整治雙向發力的要求,結合地域特點,按照深化疏解、強化整治、優(you) 化提升總思路,全麵推進拆違疏整促工作。拆違並非一拆了之,而是因循城市治理脈絡的深化疏解。十三陵鎮建立長效管理機製,通過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建立宅基地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開展宅基地巡查檢查的工作模式,對全鎮宅基地進行摸底調查,加強源頭管控,並聘請三方公司組建24小時國土空間巡查看護隊,不僅(jin) 拆違更要防違、控違,讓違建如無源之水似無根之木。
麵對類型多樣、曆史成因複雜的各類違建項目,十三陵鎮強化整治,按照“城鄉(xiang) 建設用地隻減不增、綠色空間隻增不減”的要求,摸清底數逐一化解。2020年5月,十三陵鎮成立拆違工作專(zhuan) 班,大力推進鎮域內(nei) 違法建設拆除工作,其中智慧園俱樂(le) 部有限公司(原聯合大學)、盛得劇場等較大麵積違法建設均已通過非宅自主騰退並拆除。僅(jin) 2021年全鎮非宅騰退已簽約麵積達64萬(wan) 平方米,有力保證“基本無違建工作”按期完成。
工作逐步深入的同時,十三陵鎮疏整促的工作方法也不斷優(you) 化提升。在拆違過程中,十三陵鎮製定非宅騰退“三三七”製度、設立村(居)拆違獎勵資金提高村(居)民動力。同時針對重難點項目實行重點處置,科學分析合理安排,一事一策,不搞一刀切。
十三陵鎮高度重視政策宣傳(chuan) 工作,拆違專(zhuan) 班工作人員吳天宇告訴北青報記者,從(cong) 村內(nei) 廣播、橫幅到短信、新媒體(ti) ,從(cong) 村兩(liang) 委、拆違專(zhuan) 班再到鎮領導,十三陵鎮采取多種途徑向老百姓宣講政策,耐心傾(qing) 聽老百姓訴求,“在不違規的情況下把政策用足,真正解決(jue) 老百姓的擔憂和顧慮。”吳天宇說,真心換真心,從(cong) 不讓入戶到簽約交房,拆違工作中,不少老百姓從(cong) 抵觸反對到理解支持,甚至還會(hui) 勸說身邊村民支持拆違工作。
規劃先行
精細化拆違助推長遠發展
疏整促不是信馬由韁,拆違更不能任意為(wei) 之,十三陵鎮以鎮域國土空間規劃為(wei) 綱,規劃先行,做到拆前有計劃、拆後有規劃,精細化開展全鎮拆違工作。
十三陵鎮城鄉(xiang) 建設辦工作人員梁紅麗(li) 告訴北青報記者,十三陵鎮域國土空間規劃於(yu) 2020年年底啟動編製,邀請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團隊走訪調研十三陵鎮域內(nei) 38個(ge) 行政村、2個(ge) 社區,通過與(yu) 村民交流、與(yu) 村兩(liang) 委座談,收集了大量一手材料。結合十三陵鎮特點,完成國土空間規劃和河道藍線、文旅發展專(zhuan) 題研究項目、文物保護影響評估項目、城鄉(xiang) 統籌規劃實施方案等專(zhuan) 題的初步成果。
具體(ti) 到拆違工作,十三陵國土空間規劃嚴(yan) 格落實北京總規減量發展目標,以世界文化遺產(chan) 保護為(wei) 核心,以生態安全格局為(wei) 底線,堅持科學配置資源要素,合理確定並嚴(yan) 控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提升生產(chan) 、生活、生態空間品質。此外,對拆違後續利用也進行了規劃布局,“拆完了我們(men) 還要後續發展、要帶動老百姓增收,有了對後續發展的信心,也會(hui) 促進拆違工作的推進。”梁紅麗(li) 說。
村陵融合
“留白”才有發展空間
道路寬了、院子淨了,對十三陵鎮的村民而言,拆違帶來最直接的改變莫過於(yu) 小村變美了。通過對轄區村內(nei) 約15萬(wan) 平方米侵街占道私搭亂(luan) 建的拆除、對25萬(wan) 平方米亂(luan) 堆亂(luan) 放、20萬(wan) 噸積存垃圾的清理,十三陵鎮農(nong) 村人居環境大大改善,美麗(li) 鄉(xiang) 村圖景緩緩展開。
在村內(nei) ,違建以超蓋為(wei) 主,這導致村內(nei) 公共空間被壓縮,不僅(jin) 人居環境差,也導致村莊無法進行整體(ti) 規劃,很多想法難以實施。通過拆違和環境整治,超蓋的違建沒有了,村內(nei) 有了“留白”空間,也就有了建設的先決(jue) 條件。例如康陵村,就在村內(nei) 修建了集停車和充電為(wei) 一體(ti) 的電動車停車場,村民原先停在路上、自家院內(nei) 的電動車有了“新家”,不僅(jin) 村內(nei) 路寬了,也消除了因充電產(chan) 生的安全隱患。
村裏環境好了,依托明十三陵的文旅資源,十三陵鎮也在探索村陵融合發展的新模式。通過建立鎮級管理14處文物台賬、完成上口龍王廟外圍圍擋安裝和外牆修繕工作,配合十三陵林場完成溝崖寺廟遺址修繕、加快康陵村整體(ti) 環境提升工程,十三陵鎮正構建文物保護與(yu) 展示相結合、景區環境與(yu) 人居環境相融合、遺產(chan) 保護與(yu) 農(nong) 民增收相統一的發展格局,開創“陵能富村、村能護陵、陵村互促”新局麵。 文/本報記者 張月朦
內(nei) 存
巧用智慧疏解“智慧園”
十三陵鎮“南大門”石牌坊村邊的“智慧園”項目現場,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拆違後的清理工作,殘存的部分磚石,很難看出這裏曾有大大小小97棟建築物,21家各類教育和培訓機構、8400餘(yu) 人曾在此工作生活。
這個(ge) 形成於(yu) 上世紀90年代的項目因騰退麵積大、人員數量多、曆史問題複雜是拆違的“老大難”。為(wei) 了高效、安全、順利完成騰退拆違,工作專(zhuan) 班可謂用盡了心思,下足了苦功。十三陵鎮城鄉(xiang) 建設辦拆違專(zhuan) 班工作人員吳天宇介紹,“智慧園”項目不僅(jin) 有項目公司,還有大大小小二包、三包的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專(zhuan) 班遇到的首要問題就是違建主體(ti) 的不配合。項目公司法人做起“甩手掌櫃”,不少機構麵對上門的工作人員推脫不見。
電話不接就多次打,上門不見就多次來。為(wei) 宣講政策,專(zhuan) 班建立聯席會(hui) 製度,把每周例會(hui) 放到項目上開,由鎮長親(qin) 自帶隊到智慧園公司與(yu) 分包學校進行協商,督促和指導智慧園公司與(yu) 分包學校之間的合同爭(zheng) 議,調節雙方之間的分歧,製定合理分配方案,監督各項資金及政策落實到位,確保騰退工作有序平穩推進。
機構多訴求也多,騰退必然麵臨(lin) 著經濟利益受損。為(wei) 幫企業(ye) 切實解決(jue) 困難推動騰退工作,十三陵鎮領導班子積極協調幫助企業(ye) 想辦法出主意,沒地方搬就幫找地方,沒有啟動資金就向區裏申請啟動資金。甚至有員工與(yu) 企業(ye) 發生薪資糾紛,鎮裏也會(hui) 幫助聯係法律顧問。最終,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今年9月底,“智慧園”項目約15萬(wan) 平方米建築全部拆除完畢,下一步將根據國土空間規劃進行建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