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水庫管理處高級工程師周上梯:竭盡全力守好“一盆淨水”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關(guan) 於(yu) “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加快實施重要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等方麵要求,讓北京市密雲(yun) 水庫管理處的高級工程師周上梯再一次深刻意識到作為(wei) 首都水務工作者,特別是作為(wei) “無價(jia) 之寶”密雲(yun) 水庫工程運行管理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
談到“無價(jia) 之寶”密雲(yun) 水庫這幾年的變化,周上梯說不勝枚舉(ju) ,像庫蓄水量不斷回升,2021年7月20日,在時隔22年後庫水位重回150.00米, 10月1日庫水位達到155.30米,相應蓄水量35.793億(yi) 立方米,創造了密雲(yun) 水庫建庫以來的蓄水量新紀錄,“作為(wei) 首都的戰備水源地,這是具有重要意義(yi) 的曆史時刻,所以在今年10月7日,我們(men) 還新設了最高水位碑,原153.98米最高水位碑移到密雲(yun) 水庫展覽館,作為(wei) 重要曆史資料保存。”
對於(yu) 周上梯來說,密雲(yun) 水庫蓄水量連創曆史新高、高水位運行成為(wei) 常態,這也意味著他的工作麵臨(lin) 全新的挑戰,“是要打好運行管理的‘底子’,紮牢工程安全的‘籠子’,蹚出創新發展的‘路子’,更加全麵高效地保障密雲(yun) 水庫高水位運行工程安全。”周上梯說。
據周上梯介紹,今年,密雲(yun) 水庫管理處建立了高水位運行工情安全監測動態調整機製,劃分汛期、非汛期兩(liang) 個(ge) 時段,按照汛限水位、曆史最高水位、設計水位等不同特征水位,實施工情監測動態調整,進一步優(you) 化、細化工程巡視檢查、工情監測分析的頻次、內(nei) 容和要求,理順檢查、分析、報告、處置程序。這樣既滿足了日常管理方麵的需要,又能保障水庫工程高水位運行安全。
周上梯回憶說,在今年6月30日的《密雲(yun) 水庫高水位運行安全分析報告》評審會(hui) 上,來自清華大學、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水務局等院校單位的資深教授與(yu) 技術專(zhuan) 家,向密雲(yun) 水庫人豎起了大拇指,“大拇指是豎給我們(men) 這份近4萬(wan) 字的安全分析報告,報告是綜合了密雲(yun) 水庫工程始建、曆次安全檢查、抗震複查、安全鑒定、除險加固情況及工程運行管理現狀,從(cong) 工程性態、高水位情勢、風險隱患等方麵進行綜合分析與(yu) 研判,結論表明,密雲(yun) 水庫工程結構總體(ti) 安全,運行風險基本可控。”
創新驅動發展。報告中指出,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今年密雲(yun) 水庫管理處還在2021年走馬莊副壩試點基礎上,又穩步推進水庫大壩安全監測預警與(yu) 健康診斷關(guan) 鍵技術研究與(yu) 示範項目,積極引進北鬥遙感、微芯樁等安全監測新技術及工情分析新手段,全力提升技術支撐保障能力。“在不久的將來,密雲(yun) 水庫將形成空天地水一體(ti) 化的水庫監管體(ti) 係:在太空,可利用衛星結合遙感、微芯樁等技術遠程監測;在低空,可用無人機航拍;在地麵,布設有滲流、變形、裂縫等監測儀(yi) 器;在水麵,無人船聲呐測量庫區地形及淤積,水下機器人近看大壩壩坡、隧洞進口等工程外觀。”周上梯很憧憬這樣的密雲(yun) 水庫,“竭盡全力守護好這一盆淨水。”
周上梯說:“等我退休了,我一定要把也一定能把密雲(yun) 水庫每一座主副壩、每一個(ge) 溢洪道、每一條隧洞的‘前世今生’都寫(xie) 下來。建築物雖不會(hui) 說話,但是我想用這麽(me) 多年對它們(men) 的了解,用我的文字讓大家和它們(men) 對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